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太子,并马上登基称帝。但玄武门之变不仅非常惨烈,同时也是非常激烈的,并不是砍瓜切菜似的,李世民赢得并不轻松,甚至有一点侥幸。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功之臣,例如长孙无忌。但是真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一锤定音,完成绝杀的第一功臣是谁呢?他就是尉迟敬德。也就是我们在门神上看到的那个和秦叔宝对着的尉迟恭。
他对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仅有从龙之功,在这之前还有护驾之功,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
李世民却威胁要杀死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护驾之功—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没有他李世民早就被单雄信杀死了。
有一次尉迟敬德陪同李世民打猎,碰上敌人王世充带领几万步兵骑兵前来挑战。王世充部下骁将单雄信带领骑兵直奔李世民,尉迟敬德驱马冲上前去,大吼一声,斜刺里一枪把单雄信挑下马来,保护着李世民杀出包围后,又带领骑兵跟王世充作战,几个回合后,王世充部众溃散。

02 再说从龙之功,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关键先生,且有三重功劳。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并没有必胜把握,从当时的实力对比看,他处于下风;从当时场景看,也差点功亏一篑;而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一战定乾坤的正是尉迟敬德,而且发挥了三重作用。可以说,没有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可能是李元吉获胜,也可能陷入全国长时间内战和分裂。
第一重,他先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干掉了李元吉,救下了李世民。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后,尉迟敬德带着七十名骑兵跟着赶到玄武门,李元吉驱马向东逃跑,被乱箭射下马来。李世民骑马跑进树林,突然缰绳挂到树上被绊倒,不能起身。李元吉追上来抢夺弓箭,俯身下去要掐李世民,尉迟敬德驱马上前大声喝斥,李元吉撒腿就跑,想回武德殿,尉迟敬德赶上去一箭射死了他。
如果没杀死李元吉,他回到武德殿,再坚持一会儿,薛万彻等众多援兵已经杀到了,局面很可能反转。
第二重,此后尉迟敬德又迅速瓦解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部将。
当时太子和李元吉的部下,也都是名将,薛万彻等已经率领队伍杀到玄武门了,他们有兵力优势,尉迟敬德及时提来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给他们看,他们就撤走了。
如果没有及时攻破薛万彻等的心理防线,让薛万彻等杀掉了李世民,那么在李渊的其他皇子之间,或者军阀之间,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战争,甚至全国长时间内战。因为当时国内统一时间并不长。
第三重,最后,又是尉迟敬德代替李世民与父皇唐高祖李渊摊牌,迅速稳定了大局。
当时,唐高祖在宫里划船游览。李世民命令尉迟敬德去与他摊牌,尉迟敬德身穿铠甲手执武器,直奔海池。唐高祖极度震惊,问道:“今天发动叛乱的是谁?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由于太子、齐王发动叛乱,秦王派兵杀了他们,他担心皇上受惊,派我来执勤警卫。”
南衙卫兵、北门羽林军以及东宫、齐王府、秦王府的将士还在混战,尉迟敬德奏请唐高祖亲笔写了道诏令,命令各部人马一并听从秦王处置,于是宫廷内外都安定了。
在这里,尉迟敬德代替李世民跟李渊摊牌,李世民不能去摊牌,否则就会陷入不孝的地步,于后期统治不力;而尉迟敬德后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起到了威慑作用,又没有伤害李渊,这是最好的结果。尤其是他粗中有细,让李渊写下了诏令,用于平复李建成他们的其他将领,给了这些将领最好的投降理由,避免了更大伤亡。可以说,处理的滴水不漏,100分。
因此,从上述三重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中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很可能是李建成他们获胜。
03 李世民为何威胁要杀死尉迟敬德呢?
李世民对他当然也相当优待,赏赐了一万匹绢,齐王府也就是李元吉的钱财器物,连同整个府第,都赏给了尉迟敬德。此后,又授予尉迟敬德右武侯大将军头衔,赐予吴国公爵位,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一齐实封一千三百户。这些赏赐可以说都是超常规的。
但是尉迟敬德居功自傲,也给李世民带来了烦恼。尤其是他的功劳实际上是李世民并不愿意提起的“玄武门之变”,因此李世民一是不让他在中央呆着,让他到地方任职,以免时时刻刻想起这个事。另一方面,也借机敲打他,甚至威胁要杀死他,让他不要总是记着提起这件事。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记载了一段故事:
“九月,己酉,幸庆善宫,上生时故宅也,因与贵臣宴,赋诗。同州刺史尉迟敬德预宴,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谕解之。敬德拳殴道宗,目几眇。上不怿而罢,谓敬德曰:“朕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尤之,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然卿居官数犯法,乃知韩、彭菹醢,非高祖之罪也。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无贻后悔!”敬德由是始惧而自戢。”
意思就是,李世民大摆酒宴,尉迟敬德也回京赴宴。席间,有人座次排在他的前边,他愤怒地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李道宗坐在他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释。尉迟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儿打瞎。唐太宗很不高兴,停止了饮宴,对尉迟敬德说:“我读《汉书》,发现汉高祖的功臣能够保全自己的很少,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因此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让他们子孙平安。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后不断触犯国法,才明白韩信、彭越遭到杀戮,不是汉高祖的过失。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奖赏与处罚。分外的恩惠,不能给得太多,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后悔不及的事。”尉迟敬德由此感到害怕,才约束自己的行为。
请注意,李世民说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我承认你有大功于我,可是我已经给过你很多奖赏了啊。奖赏,尤其是分外的,超常的奖赏不能给的太多啊。
第二层,我这里不仅有奖赏,也还有惩罚,奖励我已经给过了,你不能再居功自傲了。你再居功自傲,就是老提起玄武门之变的事情,我不愿意提这个事,对我来说不光彩。你不能再提起这个事了。再提,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我就要干掉你了。汉高祖也是这么做的。
第三层,你如果能够老实本分一点,我也不会再追究了。你要好自为之。你自己看着办。
通过这个对话,可以看出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是恩威并施,恩已经给足了,接下来可就是威了。帝王之术是如火纯青。尉迟敬德也是非常聪明,知道这个事不可以再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