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就是说,世上只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一是上等的智者,二是下等的愚人,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可以被改变。
然而,真正的智者少,误将自己当做智者的“愚人”多。
有这么一个人,宁愿做愚人而不做智者的,那便是《尘埃落定》中的二少爷。
作者阿来连一个名字也不肯赐予他,却为他写尽了荣华富贵、香车美人,可是,二少爷对这些根本不在乎,他别无长物,却热衷于做一个“傻子”。
结果,这部讲述“傻子”的小说,最终一举夺魁茅盾文学奖。
很多人看完后,怅然若失,觉得自己活得还不如一个“傻子”,可是,别忘了,真正的“傻子”并不会承认自己的愚蠢,只有少部分“聪明人”,看起来都很傻。
现在,让我们走进《尘埃落定》,来感受一场“傻子”与“聪明人”的博弈。
01
最聪明的活法,是做个世俗上的笨人。
雪域高原上,受封了十六个土司,麦其土司家是最普通的一个。
老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骁勇善战,是个勇士,二儿子五谷不分,是个傻子。
傻子的傻气,招来了父母的怜爱,以及大哥的亲仁厚待。
原来,大儿子根本不担心土司继承权会旁落,索性可以放宽心,把同父异母的傻子弟弟当亲弟弟来疼。
二儿子看似不着调,每天斗鸡赶狗、吃饭睡觉,过得自由自在。
可只有最亲近的心腹才知道,二少爷其实没有表面上那么傻,他射击的枪法是一等一的好,比大少爷不遑多让,而且,他比大少爷更懂得人心冷暖。
在“傻子”的外壳下,二儿子说奇怪的话、做出格的事,都不会引起别人怀疑,在外人看不到的暗处,他一直在默默扎根、成长,养精蓄锐。
这一时期,因为“傻”,他成功躲过了兄弟阋墙、权力倾轧。
作家富兰克林曾说过,“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不急于逞一时之气,是“聪明人”和“傻子”的最大区别。
有时候,针尖对麦芒无可避免,但这种争斗是无谓的,只会增加内耗,却无益于精进。
做个世俗上的“傻子”,并不意味着投降或认输,而是为了更大的主动权。
看似让步了,却因为谦和,不会招致他人记恨,引来灾祸,又可以积攒时间,韬光养晦。
如此,既保护了自我,又给未来积蓄了力量,等时机一到,便能厚积薄发。
02
走捷径的人,最后往往无路可走。
老土司为了争夺领地,找国民党黄特派员借军火,结果给高原带来了罂粟种子。
罂粟可以炼制鸦片,是暴利,麦其土司家赚了盆满钵满。
第二年,其他土司纷纷找上门来讨要种子,可老土司和大儿子都不想给,只有傻子二儿子质疑:
“种子不是银子,长在野地里,风也会把它们吹过去。”
尽管老土司费大力气不让种子流落到其他地方,可正如傻子所说,罂粟花很快就蔓延开来,最终康藏大地飞舞的全是罂粟种子。
第三年,所有土司为了赚钱,把粮食全部拔掉,改种罂粟,傻子二儿子还是不同意,坚持要种粮食,结果,当年的鸦片大跌,种了罂粟的土司陷入饥荒。
只有种回粮食的麦其土司家平安无事,顺利度过了灾年。
二儿子并没有未卜先知,他只不过比其他人更早地看到了种植罂粟背后的危机,然而,走捷径走惯了的人,对危机不以为然,只愿意固执己见。
亚里士多德说过,“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
捷径的背后,常常潜藏着无止境的欲望,稍有不慎,便会诱人走进深渊,彻底深陷其中。
愈是想要更多,就愈会攫取更多,不劳而获的快感如同罂粟,使人上瘾,当捷径成了唯一路径,也就意味着路会越走越窄,直到最后无路可走。
不要试图去愚弄命运,所有的捷径,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唯有足够的定力和勇气,才能对抗对捷径的渴望,在无穷的欲望面前及时止损。
脚踏实地,能给人最大的安全感,是走捷径无法获得的真实。
03
用思考来代替莽行,是成功的关键。
二儿子的才能令老土司刮目相看,他决定给两个儿子出最后一道继承人测试题:去边境,守住饥荒下麦其家的粮仓。
大儿子选择了暴力,对来要粮的土司涨价十倍,不同意就开打。
结果,在一次长驱直入中,被人暗算了粮仓,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儿子却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买卖,还免费放粮给饥肠辘辘的灾民们。
结果,这些吃饱了饭的百姓们无一不对他感恩戴德,纷纷叛逃了原来的土司,投奔了过来。
人群聚集的地方,慢慢形成了集市,吸引了各地的人过来做生意。
原本想看笑话的土司们,见状再也笑不出来,只能好声好气地来商量买粮的事。
结果,一个粮仓,最终换来了远超老土司想象的土地和银子。
同一场测试,结局却大不相同,原因就在于,一个莽行,只顾着眼前争斗,把简单粗暴当金科玉律,一个却能善于思考,纵观全局,找到最佳切入口,一击必胜。
帕斯卡曾说过,“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
会不会思考,就决定了一个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愿意花时间思考的人,往往都能够事半功倍。
不过,思考并不是一种天赋。很多人放弃了思考,而选择了经验,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靠感觉来决定,因此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纰漏,导致一败涂地。
相比之下,那些有头脑、有谋略的人看似毫不费力地选择或决定,背后都蕴藏着无比缜密而长远的思考,能够用一双慧眼,统揽全局,谋定而动。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顺境中不骄不躁,逆境中安之若素。
04
不争,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
吃了败仗的大儿子和逆风翻盘的二儿子回到老土司那里,听从对继承人的定夺。
老土司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们,如果立二儿子为继承人,大儿子势必要掀起一场夺位之战,以他多年的经营和布局,二儿子恐怕命不久矣。
所以,犹豫再三,他还是选择了大儿子。
面对这个结果,大儿子当即狂妄地表示要在继位后,杀了傻子弟弟。
二儿子并没有为自己辩护或求情,相反,他静静地承受着这一切,并且准备远避边境。
可是,不久后的某个夜晚,大儿子遭遇了麦其家仇人的报复,代替退位的老土司成了牺牲品,一命呜呼。
二儿子因为丧失了继承权,成功地躲过一劫。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与不争,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很多人认为争比不争好,却忽略了不争的背后,是审时度势。
有时候,强势的争惹人生厌,太过明显的意图从一开始就令人心生警惕,如果长期持续下去,除了落人口舌,还会徒增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不争,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做恰当的事,以不变应万变。
二少爷因其不争,明哲保身,静待时局,结果成为老土司唯一的继承人。
所以,成大事者,都需要沉得住气,不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也不参与无谓的“内卷”和竞争,关注自我,关注未来,继而谋求更大的进步与收获。
故事的最后,二儿子当上了继承人,可他却告诉老土司,要不了多久,土司就会没有了!
老土司不相信,可很快,二儿子说的话就成了真。
军队很快进驻了雪域高原,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代替了雪域高原的的十六土司。
二儿子傻了一辈子,可周围有那么多的“聪明人”,只有他一人堪破了时代的真相,预见了土司制度即将瓦解的结局。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一切都是变化的,唯一不变的,只有当下的人和事。
所以,二儿子宁愿当个聪明的“傻子”,也毫无遗憾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人生海海,聪明与否,最终不过是三餐四季,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