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和父亲就为老家村后山上的古长城还有过对话,对话内容现在还清晰记得。我和老爸在村边遛弯,老爸指着村后的大山对我说:大建你来看,村后山上的蜿蜒起伏的石头墙像不像长城?我就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去,看见村北山梁上真有明显的石墙痕迹,呈从东—西向延至北梁后向西南延伸,我说:真的,老爸这应该不是古长城吧?我父亲说:是不是长城不知道,我小时候老辈子人都叫他边城,什么朝代修建的,当时谁也弄不清。
我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应该比父亲学的得多,反驳父亲说:就不会是长城,更不是明长城,长城都建在中国北面,在北京八达岭一线,是防御蒙古和北方少数游牧民族专门修建的。咱们家这边是河北中南部,不应该有长城。据我分析:肯定是古人修的防火墙,跟香山防火墙一样,古人怕发生山火,修建的防火墙。
后来我带着这个疑问上网浏览网页,无意中一条信息引起我特别注意。信息内容是我老家房后的山上,是一段古长城,中山国古长城。这个村后山上被老辈人称为边墙的城墙还真是一段古长城,比秦长城修建还早一百五十多年那,不信你就看看我搜索的资料。
中山国长城简介:
中山原称鲜虞,是北方游牧民族白狄别种,春秋时期越过太行山东进,多次与晋发生战争。春秋晚期,鲜虞转移至唐县,改称中山,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定州)。公元前406年,中山为魏所灭。至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今平山三汲村一带),与赵、燕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最终于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中山长城分布于保定西部太行山区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县,总长约89公里。中山长城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的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主干城墙起自西北距唐县周家堡8公里的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西北海拔约700多米的名为“大簸箕掌”的山峰半山腰处,沿山脊顺势而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蜓曲折于山脊和绝壁之上。由神北村向南,绝壁连绵,未筑城墙,以山为险。在神北村南约6公里,长城又出现于大悲乡西大悲村西北的西山岭上,向南依地势曲折前行,至富有村西的西水磨台,为一条汇入唐河的小支流隔断,随后又在富有村东山岭上出现,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至团结乡境内,翻越两座山峰后经大岭后村北,再经李家沟村东北的险峻山峰转而向南入齐各庄乡界内,经柏山村西北绝壁,沿大碗岭、黄坡山、乔尔坡,直插海拔747米的顺平、唐县交界的马耳山北麓,转而入唐县界。顺平界内总长约24公里。长城又在马耳山西南麓唐县一侧半山腰出现,在峒巃乡西峒巃村西北先为东—西走向,转而成北—南走向,穿过一块平坦的山间盆地,翻过盆地中间一座名为“葫芦山”的突兀山峰,在西峒4村西、上赤城村东的山梁上蜿蜒曲折,总的走向是向西南延伸,进入白合乡上庄村北,顺山坡而下,为公路、村庄所隔断。长城又在上庄村南偏西的山梁上出现,大致呈北—南走向,在上庄村南约235公里的山梁上呈“曲尺”状蜿蜒,又向西南延伸到大洋乡万里村北山梁上,呈东—西向延至山南庄北梁后向西南延伸,到达西大洋村东山坡上,为西大洋水库所隔断,据当地农民讲长城已为水库所淹没。长城在西大洋水库南岸雹水乡凤山庄村西山坡上出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沿山脊前行,在凤山庄村西南约135公里处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南,终止于凤山庄村南的悬崖之上;一支沿西南坡而下,向北沿灌城乡坡上村、南屯村东山梁延伸,到水库南岸山坡上又为水库所隔断,据当地农民讲长城向西北方向延至灌城(已为水库淹没)。由灌城以西、以北经调查未见长城遗迹,灌城应是主干城墙的终点。唐县界内长城总长约44公里。
图:
中山长城
略谈唐县战国中山古长城
■摘自《唐尧文化》第七期 陈识路
唐县乃战国鲜虞故地,也是早期中山活动的重要区域。古中山国史称“千乘之国”。中山原称鲜虞,属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春秋时期越过太行山东进,多次与晋发生战争。春秋晚期,鲜虞转至唐县,改称中山。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定州)。公元前406年,中山为魏所灭。至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今平山县三汲村),与燕、赵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最终于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中山复国后。为了抵御主要来自赵国的进攻,修筑了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通过2300多年的风雨沧桑,这段史载战国长城遗迹何在?今人张维华等学者也曾多次探查寻找,可惜因无实物佐证而未果。l987年我县在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当地老乡称作“边墙”、“葫芦蔓子”的土石遗迹,认为早于明长城,但不敢确认是否即为战国中山长城,遂逐级上报,尔后,经省市文物工作者实地踏察和中国长城学会派出的长城专家成大林先生鉴定,确认为战国中山长城,此后,又在曲阳、顺平、涞源、发现中山长城遗迹,总长约89公里,仅在我县境内即长约44公里。
中山长城在我县走向,主干城墙起自县西北周家堡村南海拔700米的“大簸箕掌”半山腰,向东南沿山脊走势依次经顺平神北、西大悲、李家沟、柏山等四村,穿大碗岭、黄坡山、乔儿坡。直插马耳山,转而又入唐县界。经西垌笼葫芦山,过上赤城村东的山梁,蜿蜒曲折进入白合乡的上庄村北,顺山坡而下,为公路、村庄所隔断,(实则古在此设青龙关隘),至蔡庄村西北,呈“曲尺”状蜿蜒向西南延伸到大洋乡万里村北山梁,呈东西向延至山南庄北梁后,向西延伸至西大洋村东坡,为西大洋水库隔断。然后在水库南岸雹水乡的凤山庄西坡出现,向西南行1.5公里长城遗迹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南,终止于去罗庄的山崖上;一支沿西南坡而下,向北沿灌城乡坡上村、南屯村山梁延伸,到水库南岸山坡上又为水库所隔断,据当地群众介绍,长城向西北方向延至灌城(已为西大洋水库淹没)。灌城以西、以北经调查未见长城遗址。灌城应是战国中山长城主干城墙的终点。
唐县境内战国中山长城主体建筑结构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的石砌和土石混砌,墙基宽2—3米,高约3米,顶宽推测1米左右。个别陡峭地段,采取以山为墙,势若屏藩,未筑墙而以山代之,作为天然屏障。长城作为一项系统的防御工程,一道孤立的城墙是起不到多大防御作用的,它必须和一系列的城堡、烽燧(即烽火台)结合,才能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系统。调查中发现,我县境内中山长城烽燧筑于干线之上,属骑墙墩台;城址则位于长城沿线的内侧。计有烽火台三座分别位于凤山庄西南500米和1.5公里处各一座,垌笼村西25公里处一座。境内长城沿线发现夯土城墙古城址两处:洪城遗址和灌城遗址。长城干线内侧,还发现4处古城址,计南固城遗址、北城子遗址、西城子遗址、伏城遗址。此外,在长城沿线还有三处与屯戍有关的生活聚落遗址。计有河暖遗址、东雹水遗址、北雹水遗址。
综上所述,唐县境内战国中山长城遗迹是依山脊顺势而呈西北——东南走向,虽略有断续,但基本相连,脉胳迄今仍十分清楚。它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的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发挥了御敌卫边的作用。(作者注:本文写作参考了文物普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