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谁为人父母最幸福的事情。
突然有一天,当父母发现自家的小天使开始说谎话,就马上如临大敌一般,不知所措。所以,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做才好呢?
有研究表明:大概有60%~70%的孩子4岁前就会说谎,有 97%的孩子在7岁前说过谎。孩子0-6岁这个年龄段,由于认知和思维能力发育不完善,无法区分自我与环境的真实性,经常会把现实与想象混为一谈,会自己编一些故事。
关于这类“谎言”父母无需太过担心;而即将入学阶段的孩子则十分沉迷幻想,以至于经常把幻想与现实混在一起,这个阶段的孩子说谎话多数是“无心之举”,父母也不要大惊小怪。
“谎言”和“谎言”
也是不一样的!
发现孩子撒谎,不要第一时间便上升到道德层面,而是应该去寻找孩子撒谎的原因。我们大致可以说谎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想象型说谎
“我家养的花开了,有这么大哦!”
“我家的花有脸盆那么大。”
“我家的花比脸盆还大!”
3岁左右的孩子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和想象,有机会去“编造”或夸大实际。但是他们不能将想象与现实区分开来,以为想象的就是真实的。
2. 逃避型说谎
天天吃完水果,把盘子拿到厨房,放到水池里,又拿了出来。
“妈妈,我吃完了,给。”
妈妈:“嗯,洗完碗再去玩。”
“我洗完了。”说着天天就溜走了。
明明就没洗啊!妈妈气坏了,这孩子居然知道用撒谎来逃避责任!
很多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孩子做错点事就开始打骂。当孩子发现自己做错事的时候,会因害怕惩罚而选择捏造谎言避免受罚。
3.虚荣型说谎
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避免丢脸或者得到赞许而胡编乱造。在父母面前编造得到老师的表扬。
4、模仿型说谎
天天的爸爸和爷爷脾气都非常暴躁,要是天天犯了什么错——包括一些不是错的错,比如不小心打破碗——这俩人肯定暴跳如雷地呵斥天天一顿。天天很怕,不喜欢这样。
天天偶然间听到妈妈和爷爷间的对话:“小刘(天天妈妈),这些是你的东西吗?”
“不是啊,好像是天天爸爸的。”
“哦。乱扔东西也不知道收拾!都这么大人了!”
爷爷走后,妈妈迅速地把东西收走了,其实那些都是妈妈的东西。
原来可以这样啊!聪明的天天马上学会了。
有些孩子模仿能力强,如果父母有撒谎的行为,或者忘记自己的承诺时,孩子就会效仿。
5、善意型说谎
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当孩子表现很好的时候就会高兴,反之则大加斥责。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期望时,为了取悦而撒谎。
孩子说谎,
高情商父母怎么做?
在弄清楚孩子为何撒谎后,我们应该耐心地与孩子沟通,而不单单是打骂指责。
1.教孩子分清想象和事实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真的能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并鼓励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
2.父母以身作则,树立不撒谎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也应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说谎话,尤其是孩子不理解的善意的谎言。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孩子面前从不撒谎,处理事情时说真话。
3.父母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用到约定。比如孩子想吃,跟父母约定多冰淇淋,多久可以吃一次,又或者孩子想去哪里玩,父母答应孩子周末带她去。这样的口头约定一旦承诺,父母则要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当家长忠于自己的承诺时,孩子将会以此为参照,并进行效仿。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可信赖,值得信赖的榜样,重视跟孩子的约定,遵守跟孩子的约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成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
4.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识破,说谎只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而诚实是美德,同时诚实也会减轻对过失的惩罚程度。但父母要注意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撒谎包的标签。
面对孩子的谎言,
家长不必慌张和过度担心,
要有一颗同理心,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给到孩子正确的引导。
也要有一颗平常心,
去教导孩子诚实守信,真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