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一个陌生人开展开一段聊天?这里说的陌生人并不是指在路边初次照面的陌生人,如果这种陌生人建立聊天可能更应该起一个如何搭讪的题目。这里所说的陌生人,更倾向于一种可能在公司等类似的场合见过几面,但是一直没有过交流的陌生人,或者是一些特定场合初次见面需要建立连接进行交流的陌生人。在这些场合如何展开一段比较氛围良好的谈话呢?可以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谈一谈。
身边事
这里的身边事,主要是只你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立足于当下环境的交流方式,双方针对当下环境的某些事情都会有自己的反应,针对这些事情的交流能够最大的激发对方的同理心。比如你们所处的天气和相比于前一天气温骤降,你就可以就“今天好冷啊”这一个问题展开,进而引出今天比昨天多穿了一些什么衣服,上一次这么冷是什么时候,自己早就买的厚衣服终于能拿出来了等一系列话题逐步展开一段聊天。又比如对方拿了一个比较手里拿了东西,你也可以就这个东西展开聊天,比如我也有一个类似的东西,我上次也想买这么一个东西,进而两个人来关于这个事物建立一种联系。身边事作为开启一段聊天的印子是最为有效的,也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采用的聊天方式。
家乡
如果你知道对方的家乡是哪里,那么有关家乡的讨论可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话题了,如果你碰巧去过对方的家乡,那么你们的聊天必定能热火朝天。因为家乡对每个人是一种情感寄托,那里留存着自己太多的回忆,提起家乡自然会唤醒他生命太多封存的片段,激发他的倾诉的欲望。在我有过的交流中,只要有涉及到去过的对方家乡的聊天,基本从未冷场。如果你对他家乡的美食有了解的话,这就是最棒的切入点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家乡的美食承载了自己一日三餐的记忆,提起它能充分调动人们对于自己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回忆,而一些特定场景下的美食,甚至能够引发对方一连串的回忆,这种温暖的回忆也会让你们聊天的气氛不变的更加和谐。比如我们的产品经理是来自台湾的。我在第一次和他聊天的时候,就主动提到了之前去台湾旅游过程中吃到的一些台湾美食,比如台北的永康牛肉面,夜市的臭豆腐,他也就主动和我分享他们去吃夜市的趣闻,也会告诉我永康牛肉面很多观光客经常去吃的,他们更欣赏别的一些牛肉面,甚至主动邀请下次去台湾他会带我去吃更地道的食物。可能会有人说,我很可能没去过他的家乡,那怎么聊天?从这种方面来看,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了解一个地方成本如此低廉,加上近年来我国掀起的舌尖系列的美食视频,你有很大概率了解对方家乡的一些特产美食。比如我有一个同事是来自新疆的,我也从未去过新疆,幸亏我看过《新疆味道》纪录片,我第一次和他聊天就说起了新疆和东部的时差,说起了一直想去新疆吃正宗的手抓饭,我还自己尝试做过皮辣红、大盘鸡。这些事也就激发了他和我交流的兴趣,我们也就这些问题讨论了很久,双方建立了一种非常好的这种交流的氛围。其实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当你提到了对方的家乡或者他们家乡的美食,勾起了他的美好的回忆,你会发现对方和你聊天的过程中整个人都会是神采飞扬的,眼神中都会有种溢出的喜悦。
激发对方倾诉的欲望
上面提到的身边事和家乡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对方倾诉的欲望。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谈论一些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或者就是对方的工作很有可能去关注了解的一些领域。如果双方都是就一个很陌生的话题展开讨论,对方也就没有表达的欲望,可能很快就会陷入冷场。就像我作为一个程序员,我在和公司最初很多同事接触的时候都会开始这么一个话题,你最开始你之前是在哪里工作你的编程语言是什么?因为编程语言的鄙视链是所有程序员经常自黑和互嘲的一个段子。和程序员展开关于编程语言的讨论,可能就会是一个很容易激发对方倾诉欲望的一个话题。
有效的回应
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已经陷入了一个较好的倾诉状态,你需要不断就对方的表达进行一些有效的回应,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一些语言和表情的回应,让对方在自己的表述得到肯定后,获得一种可以继续舒适表达的反馈。就比如适当的与说以是吗、对啊、竟然是这样等话语来回应对方。尽量少用我觉得、我认为这种比较自我的词汇,更要注意不能频繁的否定对方。在你们最初建立交流的时候,如果你频繁的否定对方,肯定会大大降低对方的交流的欲望。如果有一些有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稍微的进行一些对抗当然能激发对方的进一步解释交流的欲望,但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需要保持肯定,并就当前的话题进行下一步的引导,这样双方才能有进一步交流的可能。
上面只是简单的谈了一下自己平时在和陌生人初次交流的一些技巧。可以尝试利用这些技巧,放下自己的腼腆,和他们开始一段奇妙的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