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在“得到”里讲到埃里克森心理治疗的风格的时候,他说到埃里克森通常会象镜子一样让对方看见他自己,还经常让对方假想如果自己是咨询师的话会给什么建议。
这个和“教练”里面的“直接反馈”与“换框”是非常相似的。
(关于心理学史尤其是催眠领域的传奇人物埃里克森的经历,点击这个早年武志红的博客可以了解 埃里克森的经历)
比如他讲到,有一个母亲带着爱哭的孩子来看埃里克森,埃里克森让孩子母亲先从咨询室出去,孩子虽然有点奇怪,但还是哭,埃里克森就模仿孩子的所有行为,比如哭,比如用手捂着眼睛从手指缝里看对方,孩子一开始还是坚持哭,后来忍不住了,就跟埃里克森说,“你有毛病啊”?就是在这种镜子一样的反馈里,孩子意识到这句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他明白自己这样的行为其实连自己也不喜欢,就改变了。
这个相似,不是巧合,而是因为“教练”的很多核心理念与心理咨询本来就是一致的。
知名的加拿大教练培训机构“埃里克森”的创始人Marilyn Atkinson(玛丽莲老太太)本身就是心理学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博士的学生,她自己也是心理学博士。而“埃里克森国际教练”的名字也是玛丽莲为了纪念她的老师埃里克森而起的。
首先,不管是“教练”还是“心理咨询”,核心都是在无条件的爱与信任的“关系”中帮助对方。所以,教练关系,咨询关系,通过谈话建立起来的"关系“,这个是核心。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你只是看“教练”或者“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书,或者只是自己思考一些“教练式的问题”,可以做到更深入的自我了解,但是那个深度和教练与教练对象在约谈里,心理咨询师和咨询对象在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中能够去到的深度是无法比拟的(比如对潜意识挖掘的深度,教练问题或咨询师提问对自我内在觉醒的影响力的强度)。
第二,在“教练”与“埃里克森心理治疗”这两种方法里面,都相信,对方的潜意识了解自己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常常被意识和思维蒙蔽。
每个人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天才,每个人都拥有完整的资源。这两条“教练”的核心信念,可以说,都是从这里来的。
同样的,如果教练和心理咨询师过分相信自己的理性头脑,也会妨碍自己潜意识的力量在这段关系中的强大作用。
所以,关注身体的正念练习,不管对于教练,咨询师以及谈话对象,都非常有好处。每一个思维和念头都像是独立存在的生物一样,而你对他的关注就好像养分一样,不管你说想就着那个念头去继续思考,还是玩命的想去掉那个念头,对于那个念头而言,都是一种滋养。而真正的和自己身体和潜意识的连接,需要穿越思维的屏障,所以要做的不是试图主动通过控制大脑停止思考(因为你做不到),而是通过觉察身体的正念练习(最常用的有呼吸练习和身体扫描练习)达到让思维安静下来的目的。
如果想接纳自己,努力的告诉自己的大脑,“你必须接纳自己,否则咱们就友尽“,这样看起来似乎直达目标,但是却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你要追求的状态,不是靠着下命令,逼迫的方式可以达到的,它反而藏在你柳暗花明的地方。
第三,不管当下怎样,都可以“被接纳”
接纳的背后有很多含义,比如,
接纳,就是不较劲,如果带着必须修理什么问题,必须多快修好,这样的心态,你就会身心紧张,这样的状态是很难与自己的潜意识连接的。而且反而会容易陷入纠结。我曾经掉进去的一个坑,就是自己不停的问自己“怎么还不能接纳自己啊”。所以我把“接纳”当成一个目标,一个功课,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反而阻碍了自己。
而且只有“被接纳”,谈话对象才会真正的信任教练或者咨询师,才会真正的敞开自己的心扉,而不是带着防御心理。很多人抗拒或者排斥心理咨询和教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误以为自己会被对方评判,被对方看作“有问题,有毛病”,不会“被接纳”,会自取其辱,会被别人笑话,花钱买丢脸。这个心理屏障可能是影响心理咨询和教练在中国发展的最大的意识屏障。如果你真的感觉没有对“教练”或者“咨询师”接纳,那说明也许你的防御机制太强,也许对方真的没有足够包容。
另外,只有“接纳”这个当下,才会让蒙蔽的身心听到看到这个“当下”想带给你的讯息。所以,不管是教练还是咨询师,都可能会问,你的这个经历,你的这个感受,不管自己曾经多么不喜欢,多么想去掉,它曾经怎样帮到过你,它想带给你的讯息可能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换框。这也是教练的一个核心理念,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它的正向意图。
基于以上的描述,你可能大概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在教练约谈里,有些心理困惑也会有所理清。
比如就比较日常的心理压力进行咨询的状况,比如大学生就业初心理压力不适应的咨询,失业后的心理压力的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和关系的咨询,这些场景中很多用教练也是完全OK的。
说完相通的地方,再简单说说两者的不同侧重
出发点不太一样:一般而言,比较传统的“心理咨询”还是以“解决对方的困扰或障碍”为目标的,而教练更关注对方想要和想去的那个未来。
在比较传统的心理咨询的流派里(比如最传统的精神分析流派,心里动力学流派),理解和挖掘“过去”(比如童年,比如创伤经历)的细节与感受是主要路径之一。如果客户被创伤的过往经历纠缠住,无法走出来,又没有一个明确的对未来的期待,只是希望被疗愈,这样的情况通常教练会根据客户的状况判断,可能建议ta去寻求专业心理治疗的帮助。
关于疗愈:“教练”本身的“陪伴“,“倾听”和“无条件接纳”本身也会创造出“疗愈”的效果,不过和某些专门以“治疗”与“疗愈”为目标的“心理咨询”手段对比的话,“教练”的侧重点还是关于未来的那个自己,教练支持客户去捋清楚客户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目标,背后的动力是什么,障碍是什么,怎样能够去到那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支持,什么样的行动。疗愈,有时候可能是教练的一个副产品。
教练是教练流程的专家,不是具体问题的专家: 心理咨询的谈话,尤其是在以改善行为模式和挖掘问题在过去经历里面的成因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会经常主导谈话,也会发表很多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教练只是主导教练流程,而不充当解决问题的专家的角色,教练会启发客户自己进行反思,教练会启发客户看到自己的盲区,但是教练相信客户自己有关于自己的答案。
教练谈话的主人是客户:教练会在每次谈话的开始,进程中不断澄清客户的目标,聚焦当下,帮助客户获得当次谈话的成果。心理咨询师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自己的思路,把握谈话。
他山之玉,融合与演化
不过也由于教练与心理咨询的同根同源,现在在心理学领域也出现了心理教练的细分专业。又比如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 心理咨询技术在生活和职场发展话题的广泛使用 (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咨询技术),其中的提问技巧和教练的发问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如出一辙。
又比如,如果客户希望调整某些行为模式,但是ta自己感觉靠自己的力量和目前的认知,无法走出来,比如反复的焦虑,恐惧,一些上瘾的行为(刷剧,沉迷游戏,厌食也可以算),一些莫名其妙的习惯(比如习惯性迟到,习惯性拖延),情绪上的一些障碍(比如容易暴怒,容易自责),那教练和心理咨询可能都可以帮到ta,而且从某些具体的技巧上来说,可能也会无区别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两者的界限会更模糊。不过,严格意义上的教练,会按照教练流程,始终把握教练的核心理念和关注客户的目标,挖掘客户自己的资源和潜能,启发ta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另外,现在教练技术在养育,个人成长和职场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很多侧重点不同的流派和分支。比如,“欣赏式探寻”也成为一个独立的技术出现,本质上就是强调了教练里面的“相信教练对象是ok的,完整的,有资源的”和“教练式发问”两个法宝。
相信教练和心理咨询在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细分和融合。也会有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说了这么多,希望你通过“教练”找到自己的方向,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