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之我见(一)

    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教育领域同样也是如此,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学校与家长之间可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是他们都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着。为此家长和学校应该求同存异、包容并举。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家校共育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不能达到形成合力的效果。

    我认为家校合作要有温度。班主任对待家长要做到尊重、理解、合作。当前不少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同时,教师们往往坚持自我。对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着否定和排斥的心态,而没有去了解家长这样做的深层次原因。在一年级时,我们班有个孩子经常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我询问孩子之后才知道,原来他的父母要求他在八点之前完成作业,不能完成的话就不让他写了。一开始,我对这种家长的行为很不理解。经过与家长沟通才了解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采取这种方法是为了培养孩子时间意识。俗话说:“知子莫若母”。家长对孩子性格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才会根据孩子的个性选择这种方法。作为班主任应当尊重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于家长沟通时,首先我肯定家长的做法有好的一方面,但是不利的一面是可能让孩子形成作业拖沓的行为,应该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勿将今事待明日的品质。我提出了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具体建议。经过讨论,我们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作业时间表,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惰性,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他的作业质量和速度提高了,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当教师与家长在理解与合作的基础上,达成教育共识,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