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动笔写导游的经历。
大学毕业快五年了,五年来一直坚持的两件事,就是写字和做编辑,编辑一事无成,但写字一定是有进益的。
进益一在于,懂得舍弃文章不需要的内容,哪怕它再好,这篇文章不需要它,也不要留下。
进益二在于,有一点点明白了我一直说的自己逻辑不好,其实问题是在哪里,其实是对结构的架构和对内容的选择,以及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的定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远非逻辑二字可以概括。
进益三在于,我曾经有很大冲动要写的内容,还能在某个时刻把它捡起来,重新灌满冲动去做。租房是我有写作冲动的一件事,导游是,高考是,戈壁滩也是,这些事我只写了一件,剩下的似乎在等一个契机, 我舍不得碰它,想等待一个好的状态来临,仿佛灵光乍现的那一刻,将它倾泻下来。
导游这篇酝酿了很久,也做了很久的梦,但总是动笔失败,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状态来支撑自己写完它。
它给了我太多的改变,让我在某一刻,忽然一夜成人般不再怕任何事,因为发现事情到谷底也不过如此,只要没有死掉,就没有大事。
我无数次坐在副驾驶向外望,一望无垠的戈壁滩,碧绿的草原,高耸的雪山,每一次,在下团的每一次,我心中都会生出无限不舍,我知道我的心不在导游,个性也不会让我在这一行做得很好,所以我一定会走的,这种确定无疑的心情总让我生出无限不舍,心中盼望着大巴车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与之相反的是,每次接到团以后,我都会陷入无尽的恐慌之中,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就像大三独自去实习的时候,每天睡在上铺,仍然心揪得要命。我总要跟室友们说,快来安慰安慰我,我难过得不行。
她们七嘴八舌地说一顿,"你就是去攒经验的,别的都别想""压榨你的人也不会太坏,毕竟你们没有利益冲突""不想干了可以立刻回来,我们去接你"“你这么能干,你干不好就没别人的事儿了"。我在这样明目张胆的安慰中慢慢放下心来,终于睡去。
我为什么会在接团以后恐慌呢,一面是因为我真的经验浅薄,又路痴且迟钝,总是状况频出;另一面,我推出的自费项目也有司机的利润,我可以自己不赚钱,但司机要养家糊口,曾有师傅说,你这样学生心态带团,就是在害人家师傅。
两年断断续续的导游经历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锻炼,在经历了一些事以后,加上某次无意中听到一个前辈导游说,"一个不出问题的团是不正常的",我忽然就释然了。
虽然后来仍然怕这怕那,但我发现在团上锻炼出来的魄力,放在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都绰绰有余。
进入导游这一行可以说是无心栽柳柳成荫,为此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也有了无数个吹牛的素材。
明天早起去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