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心中始终充沛着对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英烈们的敬仰与钦佩,锵锵入怀,久久不息。
面对外军的袭扰与挑衅,英雄团长与几名勇士挺身而出,用鲜血与生命悍卫了国土的庄严,国家的尊严。他们的忠骨军魂,日月可鉴;他们的高节大义,气壮山河。
面对汹汹来犯的敌人,冲在前面的祁发宝毫不畏惧地伸开双臂去拦挡,并愤声怒斥: 不想打仗就滚!这是何等的天纵豪情,又是何等的壮怀激烈!
昨夜,新闻学院的政工人深挚诵读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不禁令人潸然动容。从小,我们这代人就一直在课堂上、书本中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熏陶和润育。每个人心里都有膜拜不已的英雄和楷模,那份向英雄模范人物对标看齐的人生理想和义气情结,深刻影响着我们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进步乃至一生的价值取向。由此,那个年代的偶像多是革命英雄、建设功臣与人杰志士,可以说,热诚爱国,精忠报国,乃至以身许国、为国捐躯,皆是言之凿凿的誓词,更是踏踏实实的行动。
最近,有些人质疑为什么改来改去把教材当中诸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文章改掉了。前者是否属实,后者是否合理,孰对孰错姑且放在一旁。在利益至上、虚无主义抬头,所谓公心、正德、良品、洁操都可以被人任意丢弃的世风之下,我们迫切呼唤那些抛洒热血、奋勇献身的英雄们精神归来,用他们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信念引领价值观,鞭挞功利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和平年代,我们往往只关心经济社会发展,更在乎个人安危与荣辱。在新一季征兵动员的宣传阵势下,人们淡薄的国防意识才被一点点唤醒,强烈的家国情怀、英雄情结才会一点点凝聚。不论是保境安民的人民子弟兵,还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国泰民安的基石,他们都是太平盛世的脊梁。当外敌入侵、疫情袭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岁月静好背后的负重前行,什么是成就大我之前的牺牲小我。
人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或许我们多数人很难再有以献身捐躯来尽忠国家和报效民族的机会与资格,那就好好铭记那些英雄的名字吧!虽然不必一一列举,更无法书写穷尽,但是他们共同的名字是“人民英雄”、“改革先锋”、“时代楷模”......而他们为此“欠下”的孝心孝行,请容许我们代偿替还吧!
在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请力所能及地去关爱和照顾好英雄们的眷属尤其父母,请竭尽所能地赡养和侍奉好我们的家人特别爸妈。这才是我们致敬英雄的上佳记挂,这才是我们热爱国家的至高表达!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英雄的父母,属于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