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是人类在远古“绘画叙事”(如岩画、纱草纸画、壁画等)演变而来的当代童书,所以什么样的画风,什么样的画作,就是鉴别其高下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当然是故事。今天,我想选择一本采用法国民间故事“石头汤”绘制的绘本,来聊聊绘本图画的质量高低和“图画语言”。《石头汤》为欧洲民间故事,但画风为大写意,具有中国画的特点,构图精巧,“图画语言”精准、直观、直透人心。
当村民们只顾自己时,画面上六个人物,神态各异,而且各自独立分散于各处,表情各个冷漠,构图较大——自大之心跃然纸面。
当小孩子回家拿来锅,和尚们在村里的正当中开始煮石头汤时,家长们十分怀疑地从窗口伸头一探究竟时,同样是六幅图,但人物缩小一倍,衬托出对“小我”有所觉察的“小人物之态”。
再后来,敞开胸怀付出的情势你传我,我传你,你传他,绵延不断——“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时,采用了圆形构图,图画的说服力不言自明——这是一个多么和谐的社会!
最后,当大家都感受了一次很久都没有的“人人在一起的欢宴”,并不得不送走三位和尚时,画面出现了此前从没有出现的片状杨柳绿,并占据画面左右角。“杨柳依依,不舍离去”之情,扑面而至。尤其对具有“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更是不看文字,即知此中情深意切。
我不知道以杨柳喻离别,是各国的通例,还是中国人的特例。《石头汤》的图、文作者琼·穆特是美国人,故事是法国的民间传说,但除过杨柳送别这一幅画之外,不但整本故事充满东方禅味,而且《石头汤》全部15幅图画中,四檐外伸、翘角当空的建筑风格,红灯笼,以及瓜皮帽、红顶帽、男人留长辫等,均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尤其令我惊异的是,“宴会结束后,他们又说故事,又唱歌,一直闹到深夜”的配图,竟然是一幅表演皮影戏,琵琶、二胡伴奏的图画,与中国金代出土的一幅壁画十分相像。
与此相对比,中国的绘本无论是故事,还是图画,其创意、童趣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个最直接的反馈,就是我家儿子经常不断翻看的都是国外的绘本,尤其是凯迪克获奖绘本。而买过几套中国绘本,他基本不会要求“再读一遍”,而常见情况是第一遍都没读完,他已经要求“换一本”——他现在还不识字,我们也没有告诉过某个绘本的国别。
加油,中国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