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看惯了教学文,今天轻松一下,搬一个小板凳,侃侃形而上的小哲学。

不知怎的,就想起了这两个字,无为。
记得当年看《士兵突击》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普通士兵生生的变成一个牛人,很兴奋地给老爸描述着他成为牛人的样子,又说回自己的工作却是换上一种怀才不遇的恨恨语气,老爸说:你还是没有真正的看懂这个电视剧,想想无为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当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一部励志的剧跟无为有什么关系啊,我并没透彻地明白它的意思。
这几年,才慢慢对这个概念有了些许了解。无为和有所为,理想和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要怎么对待。无为是讲的一种态度,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有目标的淡定从容,有所为是指的实际的行动,知道自己想去的方向,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清楚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能力,知道自己目前要做的事情,以我现在的理解,也许就是这样吧。心怀梦想,不焦躁不外露地踏实实践,这样的一种态度。
许三多成为牛人,也许是因为他做得多想得少,不会朝三暮四不会分神,只是简单的把手头的事情重复做坚持做认真做好好做,一个简单又执着的人往往容易接近顶点,也许那个顶点他自己根本就都没有想过,因为不想所以专注,活在当下,做在当下,此刻就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你不去管其他,只要做好自己,不知不觉,成功却主动在悄悄的追随你。
儿时,我很喜欢绘画,绘画本身对我就是一种奖赏,经常是坐在画架前一画就是几个小时,也并没有想要画出个什么成就。那时候老师们曾经委婉地给我提醒过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画画上了,学生的主业是做功课,可是意外的是,上立体几何课的时候有素描基础的我却可以在别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轻而易举地把题目看立体,理解题目很容易,成绩好是自然不用多说的,我的“不务正业”却对我的“正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想想现在,成人的世界大多是这样,做一件事情以前,都要想我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回报,能赚到钱或者成名成功么,那些所谓浪费时间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大多是没什么出息的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人人都要赚到更多钱更成功更有名利的时代,要养家糊口要让家人过上富足高贵的日子,只有大富豪大政治家才是我们的偶像和目标,你收入不高没有权力简直超没有安全感,简直会寸步难行,让人焦虑不安拼命奋斗和争抢,我们的人生目标大都保持一致,功成名就才是人生唯一的方向。
其实,我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实际上我们却常想不起来,忘了人有不同的地方,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你适合做什么,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你是谁,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如何度过。其实老实说我经常也迷茫,我也会内心冲突和焦虑,那些现实的物质的东西不可能完全放的下,我也不是圣人,不可能离开世俗,我只能努力平衡,平衡现实的嘈杂和内心想寻求的价值,适应现实的名名利利,在物质的基础上,于淤泥中努力开出心中的那朵莲花,可以脚踩在现实的土地上,在现实中努力奔跑,在内心里修篱种菊。
其实好在,我们都悄悄地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对精神需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也会慢慢地趋于多元化。记得三毛小的时候,有次写作文老师让写你长大想做什么,大家都写的科学家啊医生啊律师啊之类,三毛写“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名拾荒者,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还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当时老师气的差点把三毛赶出教室,没想到多年以后三毛真的是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走遍千山万水。而现在我想我们不会再那么激烈地抨击不同的价值观了,你想做的事情,你想过的生活,只要你自己认真努力地过,人们越来越包容地看待不同的选择,我认为这也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它会允许你做你自己,发挥出你独特的创造性。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人工智能,有一部分人是恐慌的,说机器人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会让人失业,还有一部分人是乐观的,包括我,我认为这正是文明发展的标志,机器可以让人从重复劳动和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好地发挥作为一个人的创造性,人类的大脑如果不用来创造,那真是可惜了造物的眷顾。
讲远了,说回来无为,庄子讲无为,他也不是说躺在那里无所事事睡大觉,讲无为的人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名人大思想家,得千古美名,几人能超越,就是拿现在功利的角度来看他可是大有所获,无心插柳柳成荫,都说是无欲则刚,越是放松心态清明不刻意,反而越是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是不是也说明了无为的含义,无为之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