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莺歌
如果要评选2023年年度韩城热词,“小城逆袭”一定位居榜首。春节“两会”后,“小城逆袭”四个字迅速升温,成为韩城广大市民热议的话题;该词引起省内各媒体热切关注,一时间好评如潮。
说起家乡,韩城人总是一脸的自豪和骄傲,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人引以为豪的太多:史圣司马迁、清代状元王杰、民居瑰宝党家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每一个人和景点的背后都是厚重的历史文化。除了文化资源外,韩城还有工业和农业的加持,“西部百强”县市、大红袍花椒的主产地,这些都使得城市内涵丰厚而实力强大,在同级县市中颇具竞争力。
韩城素有“小北京”的美誉,尽管北京二字前有个“小”,但这个称誉却足以让韩城人为之自豪。小就小吧,但名字能和首都北京放在一起,“小”里面就透着一份特别,成为一份荣耀。而事实上,韩城和北京也确乎有着特别的关系;别的不说,但从交通来讲,迄今为止,韩城是国内唯一一个火车始发直达北京的县级城市。
事物的发展不能总是一帆风顺,城市的发展亦然。
一段时间,韩城发展的步子迈得太大、太快,马蹄疾而步伐不稳,不免闹得人仰马翻,跌倒摔伤,甚至陷入泥潭。好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很快调整了方向和步伐,好在韩城人骨子里一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痛定思痛,上下齐心,“浴火重生开新局,重整行装再出发”,带着一身伤痛,韩城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2023年伊始,这座城市又提出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小城逆袭。
为什么将自身定位为“小城”?这和韩城的人口有关。与那些百万、千万的大城市相比,韩城只能算“小城”。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认识并承认自己的“小”,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理性认知,是为韩城找寻未来发展定位的大智慧。“小”不是弱,韩城人对自己城市的自信永远都在。“小”不是目标小,“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强”“小而美”的目标不可谓不美好宏大。“小”更不是志气小,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韩城人永远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佼佼者。
“逆袭”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意思是在逆境中反击成功。过去几年里,韩城被超前发展所欠下的巨额债务牢牢束缚,加之疫情影响,城市发展举步维艰,韩城人民愁眉不展。逆境中的城市急需一个正确的方向、一种精神力量。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发力点,才能绝地反击,成功逆袭。而韩城的特长和发力点就在于工业。于是就有了“农业打底子、工业长个子、服务业填格子、文旅业增面子”的发展思路,就有了坚定不移当好渭南工业特长生,奋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的奋斗目标。“逆袭”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每个韩城人心底最深的期望。这座城市需要在逆境中崛起!韩城人需要挺起腰杆、扬眉吐气!“小城逆袭”喊出了韩城人心思进的最强音。
“小城逆袭”不仅是韩城的团队口号,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行动目标。逆袭需要一种迎难而上、逆风飞飏的勇气,需要一种上下团结、凝心聚力的共识,更需要一种踏实务实、争先创优的行动。“小城逆袭”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事,而应该是全体韩城人共同的信念和行动目标。“小城逆袭”不是一时之事,这个目标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实现。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有两句台词特别让人感动。当秦国陷入列国纷争的危难时,全体秦国人高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在响彻云霄的喊声中,这句话幻化成一种精神,一种誓言;在地动山摇的喊出中,大秦帝国日渐崛起!我们有理由相信,“小城逆袭”这个团队口号一定能深入到每个韩城人的内心,融入血液,凝聚为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一种磅礴向上的奋斗力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座黄河岸边的“小城”一定能逆风飞飏,扶摇直上九万里。
小城逆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