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开学后就要上初中了。这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她一直练习并通过了琵琶七级和舞蹈十级的考试。然后就有了一段时间的空余时间,我就开始纠结是否需要给她也报个小升初的衔接班。
我有空的时候就开始带着她提前预习初一的英语课本。说实话,她的英语接受能力还是可以的。记单词很快,课文也理解的很好,也愿意读,因此对于她的英语我一点也不担心。只是数学很多知识,我已经辅导不了她了,她也有些担心她的数学,并且听说她班级的很多小伙伴都在上辅导班或者上网课,就提出来也想上个网课提前学学,以免开学后跟不上节奏。最后,被她说的我也动了心,就给她找了一个知名的辅导机构报了7节网上的数学课。这个课是一对多,每个老师同时带10个左右的学生。每节课两个小时的时间,费用是120元,的确有些昂贵。
到底报不报辅导班或者网课,相信很多学生和家长都纠结过这个问题。但最终都陷入内卷当中,还是屈服于形势,不得不报。这就如同“剧场效应”:本来每个人都可以坐着舒服地观看演出,突然有个不自觉的观众为了看的清楚些,就站了起来,结果导致所有的观众都不得不站起来看演出。其实,都站起来看和都坐下来看效果是一样的,只是人为地增加了许多不舒适和恶性竞争。本来学生都可以开学后好好听老师讲课进行学习的,但有个别急功近利的家长或者学生率先报了班,导致很多人都效仿。结果,开学后这些听过一遍的学生接受起来这些知识就会容易些,感觉沾了很大的光。更坏的结果就是,老师以为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无形当中讲课的节奏和进度就会加快,让那些假期没有报班的学生出现了短暂跟不上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坏,导致假期上辅导班的现象愈演愈烈。
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正在集中开展校外培训结构的专项整治工作,这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好事,希望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