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到知识内化,真正得到它,小伙伴们都给出了很多好方法~我也来分享一下哟
我的 分享有点长~,可以请大家先暂停一会儿讨论么~
初学独立思考课程,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困惑:课程明明学得好好的,可一回到工作与生活中,还是用原来的惯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感觉白学了,很郁闷和苦恼。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公式:学到+说到+做到=得到
学到一般包括看课程内容,记笔记等等;
说到就可以是复述、讨论或者教授别人;
做到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点找到足够多的的应用场景,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发挥出它的价值。
而我们很多人都是停留在“学到”这个阶段。
看完课程,做完测试题、实操题还有笔记,“学到”这个层面就差不多没问题了。
(这里强调一下,为了方便以后复习和巩固,学习过程一定要做笔记)
那如何做到“说到”呢?
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去附属一下。能够表达出来的知识才算自己的。“说到”其实是输出的过程,输出可以是文字输出,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学过的知识点。可以复述给身边的人或者用手机录音给自己听;口头复述之后,自己的理解能力都会提升很多。
接着再来谈下如何“做到”~
①要学会联系实际,除了课程提供的案例之外,可以想一下那些现场可以和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看新闻,看辩论赛,甚至是微博上的一些热搜,都可以作为我们练习的素材~
②联系起来后,再深入拓展这个知识点可以运用到哪些场景,只有给知识点找到更多的“运用场景”,才能算发挥出知识的真正价值。
很多人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后,还是会发现自己在找“运用场景”上有困难,这个问题主要跟个人的阅历经验有关,一般见识越多的人,可以想到的“运用场景”越多。
好比郭老师说的,要让对方听进你的意见,你要首先肯定对方的观点,引出话题后再慢慢过渡到自己的观点。就是先“赞美”后“提意见”的思路。
宝妈可能会想到“儿女做错事”时候的场景,有对象的男生可能会想到“女朋友任性耍脾气”的场景,而职场人士会想到“客户投诉”、“合作伙伴有分歧”、“老板不认可自己的方案”的场景。。。
当自己觉得“场景有限”的时候,很大原因是受自己的眼界影响,所以要多阅读学习,多留心观察生活,运用的场景才会信手拈来。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我就是找不到可以应用的场景,怎么办呢?大家有这样的困扰吗?
不着急,如果实在找不到应用的场景,Danny这边分享2个Tips给大家哟~亲测有效~
1、观察
观察同事、家人、朋友日常交流或工作的场景,将自己代入,思考一下,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自己在脑内预演一遍,再和实际场景中的结果对比,找出差异,吸取经验。
2、想像
嗯,借助想象力自己构建一个场景。比如,自己编一个四个误区全中的案例,然后进行传说中的“左右手对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进入自我迭代的快车道。
我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有要求自己构建场景来进行练习,和这一点是一个道理哈~
当然,如果在构建场景时,发现存在知识的缺失,比如发现自己不知道某一个角色(eg:项目经理)都需要哪些能力,这时候可以求助度娘、知乎等平台,上面有很详细的解释~
说完了知识运用,再给大家补充一点,关于复盘。
我们在每一次刻意练习之后,要及时复盘。通过“对比预期和结果”、“情景再现”、“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分析得失”这四个环节,不断精进。
做得差要复盘,有助于我们找到差距和优化路径;做得好更要复盘,能让我们从上帝视角全面剖析,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并进一步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我们将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小窍门;同时,这些知识和方法,也会刻印在我们脑海深处,成为我们的习惯。
最后再画一下重点,知识只有找到应用的场景,将其应用后,它才能真正给你价值。
这个问题结束前,再给大家2点建议:
1、学习的过程一定不要闭门造车,要多交流讨论,有自己的观点,又能有雅量的接受别人不一样的意见,尽可能多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一个问题,这样自己才能无限接近真相。
2、要多输出,越输出,得到的掌声就越多,自己越自信,也越优秀,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