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在10月25日上映了,关于这部电影相关的话题瞬间占满知乎微博热搜,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就很好奇剧情,上映了专程买了票看看。
陈念是一名成绩优异的高三女生,本来可以平静的度过自己的高三时光,因为目睹了同学被欺凌跳楼自杀后,成为魏莱和其他同学的眼中钉,报复形式包含泼红墨水,锁厕所、用球打她、坠楼梯、剪头发、拍裸照等等……陈念每天提心吊胆的上学放学,她一心想考到北京离开这里。
小北是一个十来岁被母亲遗弃的小混混,他爱打架,他的工作就是催债,一次群殴中陈念救了他,从此,小北就成了陈念的守护者,他保护她上学放学,两个人相互依靠并相恋,甚至做了周密计划替陈念顶罪,两人入狱出狱后在一起了。
看完电影出来,我深深的吸了口气,135分钟的电影,每一秒都不想错过,不光是觉得剧本好,我更觉得演员真的很赞,片子的背景色彩上也很赞,后面看了越来越多的解读,我越来越感叹导演和编剧的心思巧妙,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
因为知乎上最大的呼声是关于这个作品的抄袭,我想谈谈我的观点。看完电影的当天晚上,我便看完了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看小说中好几个情节都让我想到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小说的结局是陈念无罪前往北京,小北由于杀人罪坐牢。比起小说,我更喜欢电影的结局,两个人光明正大的走在一起,而且小说中带有一些言情小说的色彩,导演和编剧都修改了,这是一部电影胜过原著的作品。电影院出来后,我对同事说:"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拍摄特色,和《七月与安生》一样,我很喜欢他的拍摄手法,特别是一些细节处理和背景色彩运用。"
谈到校园欺凌题材,我想到另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两部题材相似的电影,看《悲伤逆流成河》的时候,我觉得十分压抑,看到女主跳海那场戏,我痛哭了十来分钟才把心里的压抑情绪排出,但是那一整天情绪都提不上来。但是《少年的你》剧情也让人感到压抑,但是小北的出现和妈妈的鼓励让我看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近几年,我们时常在网上看到各种校园欺凌的案件的发生,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不仅反映当下的校园暴力问题,也呼吁更多的人拒绝校园暴力。
最后我想谈谈原生家庭话题,电影中特别提到三位爱欺凌的学生背景,魏莱在家人心中一直是乖乖女、好学生形象,她的妈妈对她抱有很高的期望,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她妈妈坚信女儿没有错。她的父亲因为她复读,一年都没有理她,她在心里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在施暴者中有一个往往最先动手的人,当发生欺凌时间后,她的爸爸来学校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打她并让她辍学,影片中还有一个镜头是她深夜在路边摊上扶醉醺醺的爸爸回家,当被警察调查的时候,她愤怒的感叹为什么陈念软弱的时候总有人帮她,我猜想她肯定无数次遭到爸爸毒打时求情软弱无果。我也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上有影响,但是我质疑有这么大的影响吗?以至于近几年很多影视作品在原生家庭的问题上大特写?我表示不理解。
最最后,我好像有些迷千玺弟弟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