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半睡觉,四点半起床,六点到学校晨读,课间时间除上厕所外都用于写习题,午饭十分钟,午睡五分钟。这,是我高二的日常。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个足够努力的女孩。甚至成为了被老师宣传的榜样。同年级的老师,没有一个不认识我,甚至在各个班上说起我,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我成为这样子,始于高二的第一次考试。
高二第一次考试,我得了第一名。中学六年成绩最好的一次考试。理所当然的,我觉得自己可以更努力,保持第一名,不断往前。然后,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有部分读者可能已经猜到了,我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实际效果却刚好相反。为了保持第一名,我付出更多,而我的成绩,却从市里的64掉到500+。我不甘心,面对同学,我只能强颜欢笑,带上了虚假的面具,将自己内心的自卑,失落,伤痛,所有的负面情绪藏起来,每天笑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笑着和同学打招呼。后来,我才知道,那笑容,早已成为虚假的面具,甚至成为一部分同学的笑柄。那一年,毫无疑问地成为我高中生活里最黑暗的一年。
我总是六点到教室,冬天的六点还是一片漆黑,我打着手电筒,提着心走到教室,找到保安叔叔,打开教室门,然后开启我一天的学习。拿出书本,一面一面地背,一个字一个字地背,可课本好像专门和我作对似的,在脑袋里待不到半小时就不见了,反反复复,记忆曲线对我完全没用了。我责怪自己脑子愚笨,记不住东西。等到课间了,我塞上耳机,播放纯音乐,拿出习题,总是在关键的步骤上出错,或是在计算上失误。我讨厌自己的马虎大意,三心二意。熬完上午的课,下课铃一响,我又拿出试题,一遍一遍的做,等到一点半才花十分钟匆匆扒几口午饭,然后继续写试题,午睡五分钟。走廊上走过一位位老师,一名名同学,我统统装作没看见,并且一举成名,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每天饿着肚子在教室里写试题,成功的将我的胃搞坏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调整过来。到了晚自习结束的时候,我收拾十来本书,塞进书包,拿回家慢慢做,慢慢看。到了十一点左右,我的大脑开始模糊,我用夹子夹自己的内手臂,夹自己的大腿,夹自己的鼻子,甚至干吃特浓咖啡,用一切可以想到的手段来赶走自己的瞌睡虫。直到我的身上全是淤青,也没能成功。清醒与瞌睡总是反反复复,手里的笔依旧停在十一点的那个位置。等到闹钟显示到了两点半,赶紧躺下,忍住腰部的剧痛,慢慢调整睡姿,等腰部适应了平躺的姿势才能睡着。两个小时后又接着起床背书,依旧反反复复记不住。从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
那段时间,我一度怀疑自己智力有问题,怀疑自己命当如此。我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好朋友,失去了老师的青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失去了健康的身体。
我先天血管畸形,不能熬夜,过度用脑。而在高二,刚好,每天都这样做了。所以,医院在某段时间里,几乎成了我的家,我的第二个自习室。
毫无疑问,我看起来是最努力的。但同时,这也是最可怕的。这种状态我一点点吞噬掉我对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我几度濒临精神崩溃。
还好,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老师开解我,陪我聊天,给我讲过去的事。慢慢的,我好像懂了学习不是唯一的所在,除了学习,世界上还有很多更加美好的事。例如妈妈的关心、爸爸的爱。妈妈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和老师沟通了很多次,爸爸一直在给我做药膳补身体。这一切,都是我一直忽视的。
后来啊,我听从老师的建议,早睡早起,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做好课堂布置的作业。课间到阳台看看操场上奔跑的人儿,看看远处的山水。看起来,我变得悠闲了,而实际上,我的精力更好了,记忆也越来越牢固。成绩也慢慢恢复到市前一百名的水平。最后的最后,我来了这所排名还不错的校园继续学习。
正是因为高中这样的经历,我才懂得了生活的第一要义不是努力,而是享受。享受生活,享受阳光,享受努力的结果。当然,这努力,并非是前面讲的近乎变态的努力。
我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可是,有的同学,没那么幸运,最终去了不太理想的院校。
生活,不就是那片蓝天白云下的人生么?只顾着往前,而忽视了头顶的蓝天白云,岂不是错失了生命的美好?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你经历了多少苦难,而是,你过度消耗着你的“努力”,忘记了身边的风景。
愿你我的努力,都能成为动力。看起来的“努力”,只是你内心的一丝执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