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刚刚忘记保存了,导致我又要进行一次自我反省。
反省的过程总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凡事的起因都有两个,外因和内因。而我们总是希望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因,而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内因。
还是再一次从头说起吧。
我开窍了,就在最近一个月以内。
活了二十年,头一次感觉人生的路这么崎岖,也许是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吧。
我高中毕业之前的状态还处于低着头走路的样子,我不需要想太多,因为想了也没用。
我是一个学生,而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成绩就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高标准。
父亲很重视我的学习,他说只要成绩好、有道德,其他的都无所谓。
母亲虽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标准更高,她要求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我觉得麻烦,所以总是以父亲的标准为准。也就是说,只要成绩好、有道德、有良知,随后怎样都行。
这个标准放在大学之前或许没什么,但放在大学之后就有些不妥了。
高中考试平时成绩在五百分左右的我,在高考的时候超常发挥了一番,考到了五百九十多。再加上自主招生考了全校第二,这让我的成绩无形间加了四十分。
我很幸运的进入了一所211大学,而且还是一门比较火热的专业——计算机。而且,我还是我们家族里唯一一个能够以不错的成绩考到一本的知识分子。
而问题随着我离开父母去外地上学出现。
有些骄傲的我抗拒不了游戏的诱惑,近两年的大学生活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游戏,连找女朋友的兴趣都没有。
成绩从来没有下滑之说,因为从来就没有起来过。我总是告诉自己,自己的真实水平其实不到211,成绩差很正常。这是借口,不论对父母,还是对自己。我的标准也从满分变成了及格就行——这还真是一个堕落的开始。
虽然,我不是很努力,但至今为止,我没有一科是挂科的,大概率是老师批改试卷很水,不严格,但这也让我有了侥幸的心理。
疫情,让我呆在了家里。可身为一个游戏废宅,这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可由于我的四级英语没过,父母不让我玩游戏,这可就让我彻底闲了下来。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想着想着,我就开窍了。不开窍不知道,一开窍吓一跳。
我TM真是一个混蛋。——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我想到了父母之前提到的问题:如果父母因为疫情突然不在了,我能独立的活下去吗?
如果失去了父母,突然面对社会,每天要工作,要吃饭,要打扫卫生……
我猛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巨婴”。
我TM真是一个混蛋。不知为何,每每反省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是想骂自己。
想想也没有别的原因,确实挺混蛋的,这不就是妥妥的“啃老族”吗?
一想到自己高中作文里天天嘲笑的巨婴,我就有点无地自容。这看起来很好笑,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不是一个笑话,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一生的严肃问题。
我不想成为啃老族,也不想是一个巨婴。
最纠结的问题就在于——独立。
回想起我的各种能力,却发现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除了考试能力较强之外,我没有什么优点了。
情商低,人际交往能力差,个人卫生也搞不好。邋遢大汉的形象可以用在我这个二十岁的小年轻上,虽然也有好朋友,但我现在想想,他们真的把我当做朋友吗?也许只是熟悉罢了,甚至于把我当傻子看,毕竟我不是很喜欢弯弯绕绕,有什么事都直说。
“如果方向错误,停下就是进步。”这话不知道谁说的,但是很在理,我一直记着。
刚上大学那会,我有两条路可以走,这也是我一直纠结的一件事情,到底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生活?
可我现在才发现,犹豫就会败北。在两个选择之间来回徘徊,来回的被碾压。
意志被消磨了,日子就这么混了下去。
其实两个选择都没有错,无论是一个活在理想中的人,还是向现实低头的人,他们都会努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活在理想中的人,他们或许会成为耀眼的明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而向现实低头的人,活的更加踏实,他们结婚生子也会拥有幸福的一生。
而在两者之间犹豫的我却失去了努力的方向,怀疑努力的意义,最终放弃努力,变成了我讨厌的模样。
这是不对的,也是需要改变的。
人人都有梦想,我也有。但我现在逐渐发觉一件事,梦想遥不可及,他们向天边的星星,望着它们的我总是被地上的石头绊倒。
我不是那种擅长畅谈理想的人,我觉得,生活还是踏踏实实的好,一步一个脚印的好。
你可以说我向现实低头,但我更希望你说,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调整方向,再次出发吧。——我现在也只能这么对自己说。
过去二十年并非全部浪费,至少让我拥有了一个较高的平台,我仍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