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拖堂,何时休?
这天小张刚从学校回来, 就听见媳妇在家训斥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原来儿子在学校尿裤子上了。小张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他心想:这孩子, 这么大了,还尿裤子,唉!
晚上,给儿子洗澡的时候,他问儿子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想上厕所的事。儿子一脸委屈,他眨着两只黑溜溜的小眼睛,理直气壮地说:“我把手举得高高的,可是语文老师看见了,就是不搭理我,光顾讲课。下课铃都响了好长时间了,他就是不下课。我最讨厌他了,老拖堂,上次害得我上厕所回来迟到,被数学老师狠狠地修理了一番。”
小张听了,不知道如何安抚孩子。作为老师,他知道拖堂在学校了成了老师的“家常便饭”。
为了给孩子们多讲几句, 老师们宁愿牺牲课间休息的时间,也要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给孩子们再唠叨一遍,好像没有最后的这拖堂的几分钟, 这课堂就完结不了似的。
于是乎,嗓子已经沙哑的女老师忍疼痛于不顾,占用眼保健操的时间逼着孩子们再完成几道题,前列腺已经肿大的男老师愣是憋了几分钟做了最后的小结。
孩子们呢,有的心已经飞到了操场上,有的偷偷地转回头看教室后墙上的钟表,估摸老师几时下课;有的孩子尿急的两腿打颤;有的操心今天中午食堂吃啥饭;有的还惦记着下课要准时到英语老师那儿听写单词;有的手悄悄伸进抽屉摸摸新买的兵乓球拍,沮丧之极;有的装着目不转睛,心里却抱怨着老师占用课间真是不应该!
终于,在即将上课的最后一分钟,老师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心满意足地走出了教室,孩子们犹豫不决,连上厕所都要做出决断,因为下一节课千万不敢迟到, 否则又要被做出警告。
这天,学校举行课堂开放日活动, 小张照例去听课, 刚进教室,才发现校长早已坐在教室后面。他赶紧提高了警惕,认真地听起课来。一堂课,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校长面带笑容听得不亦乐乎。直到下课时,老师的拓展还没有开始。下课铃已经响过好长时间了,可是课还没完,小张心里着急起来, 下节课还是他的课,课件还没拷贝呢!
这时,他无意间瞥了校长一眼,发现校长的脸色凝重,看起来痛苦极了。终于,课堂结束了,校长大人夹着听课记录本还没等上课的老师请教宝贵意见, 他已经急匆匆地溜走了。小张也三步并做两步,直奔卫生间。刚下到一楼楼道, 就见前面的校长大人已经开始小跑起来, 听课记录不小心掉到了地上,也顾不得了,人一溜烟奔进了卫生间。
小张哭笑不得, 唉,都是拖堂惹的祸啊!
小张来不及多想,先解决水火问题再说。那天中午,他特意准时下课, 孩子们竟然兴奋地嚷着:“老师万岁!”
下课后,小张回到办公室,他被同学们意外的举动感动了,但不免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原来孩子们这么期待老师们能准时下课!
忽然,他想起几年前,曾经刚上高一的一位学生来学校看他,提到他们高一的数学老师,眼神里满是欢喜, 直言最喜欢的就是这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数学女老师,原因只有一个,下课准时,从不拖堂。
原来,孩子们喜欢我们的如此低的要求,我们都没有达到!
按道理讲,拖堂是一种不规范的课堂教学行为,但是在许多学校却成了制度难以剔除的顽疾,原因何在?
作为管理层,怕要求过硬,伤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痛不痒地提出要求,不要拖堂,但是好像无济于事。于是,这种拖堂现象便成了一种默许,长时间的恶性循环,不拖堂的老师也被迫裹挟进来,参与其中,而孩子们也没见得在那多出的课间几分钟里,多长了多少知识,却让孩子们的生理心理遭受了许多被老师们忽视的煎熬!
不再拖堂,老师们!且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一点改变,或许我们就走进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