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故事,活在别人的眼里


文/匡开草


01

站在你面前的,如果是一个刷车工,你会联想到什么?

水?泡沫?刷子?刷车行?还是,沾满灰尘、各式各样的车子?

又或者,会是其他不仅仅流于表面的什么?

还是想不到?

别紧张,这并不奇怪,因为你不是刷车工,自然对刷车不熟。

但如果,你自己就是呢?

如果,你就是一个刷车工。

换是你站在自己面前,你会想到自己的什么?你又会怎么介绍自己?


02

“我在干什么?”

“刷车。”

“废话,我当然在刷车,因为我就是个刷车工。”

微电影《刷车》里,张译饰演的刷车工以独白的方式,开始了自我介绍,也开始了影片。

“除了刷车外,我还是个‘收藏家’。我喜欢收藏一些被车主遗弃的东西。因为我觉得每样东西背后,都会隐含一个故事。

这种癖好,让员工大壮认为他有窥私癖,但他斩钉截铁地否定:

“我不承认!”

“我只是觉得自己的故事太少了,我应该住在一个充满故事的房间。”

刷车工认为自己是缺少故事的,于是,他需要靠别人的故事来填充自己。镜头下,他满足却又空虚地住在四面整整齐齐摆满车主丢弃的东西的空间里。

别人才是有故事的,而我很普通,过的很平淡,以至于没啥好说的。

不知道这句话会是多少人的自白。

而影片里,以独白方式来自我剖析的刷车工,不自知地就在慢慢拼凑起一个普通刷车工的形象,述说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工作一向仔细认真,从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且会悄无声息地把他们处理掉。”

“我喜欢刷车,我爱车。不如说,我迷恋的是让一辆布满尘土的车,在我的手中焕然一新的感觉,就像一个故事重新开始。”

“我将迎来我人生中第一个约会……我正纠结于胸前的第二个扣子是系上还是打开。”

……

滑稽的是, “缺少故事”的一个人,不自觉就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但在他眼里,这算不上什么故事,这,只能是日常无聊的唠嗑。


03

“你们有什么就问吧,虽然,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

采访一般会遇到这种情况:采访者不知道问被采者什么,被采者则是一副你们看着办吧,你们问什么我答什么,诶,我就好奇了,怎么这么不开眼就找上我了?

她也是如此。

她是一个外表很酷又很帅的妹子,头上绑个小辫,其余的地方干脆剃个板寸,最明显的还是左手臂上刺满的纹身。

“怎么就刺纹身了?不疼吗?”刻板偏见,总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只着眼于“不入流”的搭配。

“喜欢就刺了,不疼,还好。”她云淡风轻地一笔带过。

她喜欢纹身,在高中时就纹了个小小的、不易被发现的纹身,也瞒着家人不让知道。但到了后面,一次穿短袖外出玩耍时,还是不小心就被发现了。

家里人质疑她:“这是正经女孩儿做的事吗?”

她反驳道:“我不抽烟,也不喝酒,我就喜欢纹身怎么了?”

接着,她用得意地腔调说着她的纹身:“之后我就一直唠一直唠,一直说这个事,家人听烦了,拿我没办法,渐渐态度就没那么强硬。”

“现在,我慢慢把纹身填满了整个左臂啦!”

纹身图案有她喜欢的玫瑰,有充满生命力的绿叶,有青葱弯曲的藤蔓。


04

回忆起自己的叛逆中的“顺从”,她说道:“临高考前,我就偷偷摸摸打算瞒着父母不去考,但还是被抓到了。没法只好去考,那时就想着,无非是在考场睡几觉。”

之后倒也还顺着父母上小专科,不忘帅气地抛下一句:

“毕业后,就别管我。”

于是,她真就在毕业后,不再依着父母的期望生活。

“其实,毕业了也没想清楚干什么。但因为喜欢甜品,喜欢做些小饼干,就去当了学徒。”

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学了几个月,好不容易要学成,但她最后因为甜品师要穿白大褂,戴白帽,不露脸又不好看,纹身还没人看,就换做咖啡,拉起了花,从学徒慢慢开始。

“那时,说起来也好笑,做咖啡前还跑去问别人,要穿白大褂吗?要穿我就不做了!”

当咖啡师到现在有两年了,倒也换了两个地方。我是属于静不下,也定不下来的人。”

“那估计,她在这也待不长喽!”咖啡店的店长调侃地感慨。


05

最后,她翘着小二郎腿,在和风吹拂中,眯着眼笑:

“我怎么觉得,自己没说什么?就光自顾絮絮叨叨了,看,我就说吧,我没啥故事。”


06

“原来,我也能成为别人谈话里的故事主角?”

“终于,自己也是别人文章里的‘有个人’了!”

但其实,自己的故事,不应只活在别人的眼里。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