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是幼升小报名,我的小侄子正赶上这一波。经过两天的奔波,才真正体会到户口对于上学的重要性。
第一天一早,我们先去了小宝户口所在地对应的小学。根据教育局政策,小孩户口要随父母在辖区内并且实际居住。显而易见,户口所在地我们一天也没有实际居住过,并且小宝爸爸户口在香港,小宝户口要明年才能随牵至港。
办入学手续的老师好为难,逐一对应了所有可能的政策,居然没有一条适用我们的情况。看来我们此次就是来触碰政策底线的。最后他答应先接收我们报名,具体接收入学情况,他们还得上报教育局定夺,鉴于孩子是南京市户口,学还是有的上的,只不过不能确认能上哪一家,并且不能参加学区内摇号。
情况跟我们之前预料的大体相当。我们其实是希望小宝能够在实际居住地附近就近入学,这样省得穿城接送,不过某人事先打听的结果是,非户籍所在地学校接收报名的可能性为零。
尽管如此,为了让老爸宽心,我们第二天仍然陪同他带小宝去了住地附近的几个小学。一个是生源超标的小学,招生负责人建议我们可以去找教育局他们也无能为力;另一个是生源不足的,正好遇到校长,校长明确说近些年本市严禁择校,不像前些年了,确实是没办法。
看来老爸老妈未来一年半要面临着早出晚归的接送孙子了。希望我能说服他们同意住在附近的租房里,免得奔波劳苦。最理想的是教育局能顾及我们的实际困难,安排我们小宝就近入学就好了。不过现实很是渺茫,能如期有学上,也算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