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春节将要来临之际,崇安县文化部门为活跃群众演艺文化,决定搞全县文艺汇演,各单位都要淮备节目参加。
四渡、前兰两个知青农场虽是新创建的单位,却汇集了一大批来自省城的有文化、有艺术素养的青年学生,很多人都能吹拉弹唱,能歌善舞。文化部门自然寄以厚望,希望在节目上比往年有所突破,以便将来省、地调演时获得更多名次,为县争光。同时也希望通过汇演,为县文艺工作队物色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
农场领导更加高度重视,因为这是福州知青农场在崇安县扎根立足、扬名立万的首场考验,怎能轻易放过。于是也下达了具体任务,我们三渡工区也安排了节目,指定专门的老师负责。
庄同学是我在福州格致中学同届的校友,她是学校的舞蹈骨干。庄同学个子不算太高,身材却很匀称,白如凝脂的脸颊,弯弯的眉毛下清澄如水的双眼,加上一头黑发,真是天生丽质。记得在母校高中毕业晚会上,我曾作为她的搭挡一起同台跳过新疆舞《回到祖国的怀抱》,她优美的舞姿也曾进入我们多少男同学的梦中。
此刻正是她大显身手的机会,她代表农场负责编排舞蹈《女民兵》,而且担任主舞,在崇安县一炮打响,汇演获奖。此舞成为农场的代表性节目。但我觉得她最拿手的舞蹈还是傣族舞《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舞最能表现她那种轻盈飘柔的曼妙韵味。
我和她已四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听说她坐上了轮椅。我能体会一名舞者不能站立的悲哀,我在心中为她祈祷,祈祷她能重新站立起来。
当时我也接到创作《大花鼓-战五秋》的任务。节目要反映农场知青从福州来到武夷山,立即投入支援当地生产队秋收秋种的战斗,表现知青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走与工农相结合的似火青春。
我的创作却没有那么顺利,首先我对这种群众文艺的说唱形式不熟悉,其次是作品要以表现知青的正面形象为主题。唱本要求短小精悍,矛盾冲突不能写,思想转化过程不能写,我都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只记得满纸豪言壮语,不知是我水平不行,还是老师要求过高,我数易其稿,改得自己都不耐烦了,就是不能让负责老师满意。
我白天要参加劳动,创作只能在晚上进行。那时已是冬季,夜里相当冷,其他同学都钻进温暖的被窝酣然入睡,我却对着一灯如豆冥思苦想,几次都想甩手不干,但我那张扬和好表现的性格,让我坚持着,忍耐着。整个唱本就在磕磕绊绊中勉强完成,却又在节目的主题曲上与老师意见发生了分歧。
开始我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微风掀开秋晨的雾帐,霞光中传来阵阵歌声,银镰划出道道白线,四处展现秋收的画面。”由刘同学谱曲,在同学中传唱,大家都觉得很抒情,很好听,也紧扣主题。但老师就是不同意,说基调与主题不符,一定要改。我心中非常抵触,可胳膊扭不过大腿,我一赌气,把原歌词的意思用顺口溜的形式重写一遍,想气气老师,是这样写的:
“红日当空照四方,稻浪滾滾闪金光。到处一片丰收景,秋风送来稻谷香。”想不到竟然一次过关,老师非常满意,对我大加赞赏。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这四句和那四句有什么不同。
接下来让我更不开心的是,我创作了《大花鼓-战五秋》的唱本,老师却不让我参加演出,到县里汇演时也不让我以作者身份去参加。搞不淸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听说这个节目也获了奖,到底什么奖我始终不知道。女儿评说:老爸你这张扬的个性就是不讨领导喜欢!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往事,都成历史,随手记来,聊作纪念。词曰:
鹧鸪天-县城汇演
岭上云黄晚稻收,县城汇演竞风流。
豪情尽入歌和舞,足迹休提苦与忧。
须政治,拒缘由,一轮日出写从头。
走红最是民兵舞,获奖谁知《战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