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是讲经济学事实上是用来解释人的行为的一种工具。经济学不仅仅研究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也不单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
经济学理论并不是假设人人自私,物质至上,目光短浅,不负责任,一门心思向钱看,经济学理论不否认慷慨,公益精神及其他美德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优化过程:稀缺性约束之下的选择行为(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
商业社会:斯密论证了劳动价值理论。他指出,“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为商业社会。”在这里,斯密论述了在商业社会里,人们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交换,这样产品就具有商品的价值。每个人手中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交换价值,这一交换价值就是凝固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在斯密看来,只有人类劳动才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ps: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也是第一个系统提出劳动分工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
1.6 游戏规则
中欧和东欧的几个国家试图过渡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在玩新游戏之前,缺乏一套清晰的,被普遍接受的规则。这一块的讨论有个bug ,原先的规则不见得都是互惠互利的,不见得是好的,很有可能是不公平公正的,这里写的只是部分现象,不应该以偏概全,这里讲新旧改革讲得不好。想看有关改革方面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