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否认,在挫折与困难面前,决定一个人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抗挫力,也就是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
但我们成年人往往只注重应对自身所遭遇的困难和打击,却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压力。
例如:繁重的学业、激烈的竞争、微妙的同学交往……如果没有一颗有“弹性”的心,孩子就很容易被压力击垮。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没有搭好积木就发脾气、老师夸了别人没有夸自己就大哭、学习遇到困难就放弃……在面对挫折时,孩子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死胡同,不选择攻克突破而是抱怨逃避,这是孩子缺乏抗挫力的表现。
抗挫力是指一个人在遭受挫折之后,能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缺乏抗挫力的孩子,习惯了遇到挫折就放弃,自然也无法收获到攻克困难后成倍的快乐,也很难成长。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冷静处理、沉着应对,而不是只会抱怨和逃避,但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提高孩子的掌控感
掌控感,指人们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不利事件的应对能力。面对逆境时,控制感弱的孩子往往会选择退缩和逃避,因此常会说“我不会”、“太难了,我做不到”;控制感强的孩子则会主动改变或适应所处环境,这些孩子相信“虽然这有点难,但我一定能学会!”
提高孩子掌控感的方法:适当放手。
孩子的掌控感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过度代劳:孩子穿反了鞋,家长不是教孩子怎么穿正确,而是直接重新帮孩子穿上;孩子画画时说“我不会画,妈妈你帮我画吧”,家长不是引导孩子一步步来,而是让孩子照着画或者直接帮孩子画……渐渐地,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就会不知所措。
其实,生活中很多小事,只要父母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选择,都可以不断提升孩子的掌控感。
提高孩子的担当力
有担当力的孩子愿意承担困境所带来的后果,这也会促使他们采取实际行动解决困境中的问题。
例如,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堆积木,有一个积木不知道被谁碰倒了,担当力弱的孩子可能会说:“这不是我碰倒的。”而担当力强的孩子会及时采取行动:赶紧把积木捡起来。
提高孩子担当力的方法:引导孩子敢作敢当。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敢于承认错误、承担后果。而不是犯错之后不知道怎么解决,开始大哭甚至撒谎。
降低挫折感对孩子的影响度
影响度是指某个挫折对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抗挫能力弱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会把它无限放大,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孩子练琴练不好就开始发脾气,吃晚饭的时候赌气不吃。
降低挫折感影响度的方法:认同、疏解孩子的情绪。
挫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作为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在挫折下平复情绪,鼓励孩子接纳负面情绪,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
在孩子遇到困难,心情低落时,家长要先给孩子一个拥抱,并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爸爸/妈妈能体会到宝贝现在很难过”,给孩子自我缓解、自我处理的修复时间,最后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降低挫折感的持续性
这里的持续性主要是指,孩子认为挫折会持续多久?抗挫能力弱的孩子会拉长挫折感的时间,一直难以释怀,并且会将导致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永久的。比如孩子会说“这太难了,我永远也学不会。”
降低逆境持续性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困难是暂时的。
孩子面对困难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很快就过去了。”并且家长在帮孩子分析遇到困难的原因时,不要完全归因于客观原因,要帮孩子找到主观原因。
抗挫能力是帮助孩子扼住苦难的最有利武器;父母的引领,将让孩子勇于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如同教育家黄素菲所说:“看似幽暗的负面经历,却留下强韧的生命力,经验深挖生命的河床,容纳更充沛的水流。”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挫折过程中,帮助孩子获得正面抗挫的方法,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