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在安静角落的杂货店,投信口经常进来倾诉或迷茫的信笺,投入信件的人次日在店后的牛奶箱总能够得到回信。松冈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屡屡碰壁;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挣扎、顿悟。这家神奇的杂货店名为“浪矢杂货店”,正是东野圭吾小说《解忧杂货店》中的“主角”。故事伊始,三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走进一家废弃的杂货店,却意外发现这家店还是原店主浪矢爷爷为人们建立的一家“心灵驿站”。在这里,三个年轻人在机缘巧合之下承担起了替人解忧的任务,既帮助了许多身处困境的来信者,也在不知不觉中拯救了身处迷途的自己。
相信自己,勇敢选择
书中的浪矢爷爷曾说:“我解忧多年,终于了解到一件事,通常咨询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找人咨询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一种普遍的人性特征。松冈克郎本来在追逐音乐梦想的道路上遇到重重阻碍,却被孤儿院小芹的好奇重新点燃了梦想,虽然他生命的结局是为救小芹弟弟牺牲于火海,但他所追求的音乐被小芹以另一种方式流传了下来,经久不衰。晴美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工资来回报养父养母,想要专心于高薪但无法长久的工作,内心又一直纠结。杂货铺三人组批评了她的决定并给她职业建议,晴美被他们敲醒,选择从事更有前景的房地产行业,向更好的人生走去。有时候我们向他人倾诉烦恼或需求解惑,并不是为了他人为我们想好解决方法,而是需要通过沟通这个过程来梳理自己的心绪,需要有人来帮助我们坚定和明确自己心里已经默默成形的想法。因为自身的不确定和不自信,我们害怕决定失策所造成的坏结果。浪矢爷爷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认认真真绞尽脑汁提出诚恳的建议,在背后轻轻地推他们一下。
“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经常有人会在两个选择的“差不多”上摇摆定,但实际上,也正如一句话所说:“当你把硬币往上抛时,你心中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人生有时候就是需要赌一把。做一个决定或者两者选其一,其实真的不难,如果真的不知道如何抉择,就让他人来给你轻轻推一把吧。
点滴温情,抵御忧愁
本书的作者东野圭吾表示,他在人生的低谷期也幻想着能有一家杂货店,能够让自己倾诉那些苦闷与烦恼:“其实解不解惑不是终极目的,能够对着陌生人把自己的困惑和忧虑释放出来,并且得到回应,就感觉很好了。”1985年,东野圭吾凭借《放学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之后的作品却长期销量惨淡。但他没有放奔,终在写作20年后迎来读者的热情、出版界评论界的肯定。若是没有经历那段漫长低谷期,也许就没有今天东野圭吾笔下这样直抵人心的文字。
而《解忧杂货店》的畅销,也正反映出了当代人迫切的心理需求:在原子化的社会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让疲意的心灵得到慰藉。不止许多年轻人,在网络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现在,连小学生也开始有了自己隐秘的心事,以及童年里偶遇的忧愁。但真正能好好倾诉分享出来给家人老师听的,却寥寥无几。
很多时候,我们的忧虑都因为无法向外倾诉而郁积在心,反而使我们徒增了困惑。向他人诉说自己的烦恼,问题不会马上迎刃而解,也不一定会得到可靠的建议,但却建立了和他人共情的渠道。当你明了有人知晓你的想法和焦虑,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忧虑才不会继续蔓延生长。解忧杂货店不是万能的,但很多人都想要通过这种暖心的故事来获得启迪,其实生活中,那些羁绊也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