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不离失本分的人才会持久,死了而不消失的才算长寿。
本章是道家思想在个人修养层面的集中体现。关于人生的持久与生命长寿,历来是人生所追求的目标。对此老子以朴素的语言给出了最为深刻的思考。
在这里“不失其所者久”,“所”是指事物的本性和禀赋而言,亦即只有守住内在的“禀赋之德”,事物才会得以持久。
一方面代表着禀赋的德是万物的根本所在,偏离了德的存在,事物就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沿着事物自在的禀赋,事物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否则即使外在条件再丰富,也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对于“死而不亡者寿”,则有两解,一是精神长存,足共后人景仰效法。二是回归道体,则将永不消逝。人若未能悟道,则身死如灯灭,因为真正恒存的只有道。
屈原《九章 . 涉江》中说,“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当诗人高尚的情操不被理解,高远的志向无处施展时,他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决定涉江远行,以坚守其品质的高洁。
“登昆仑兮食玉英”,代表的是屈原对内在本性禀赋的持守,因而更显得高贵,就如昆仑之巅的玉英一般。“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代表的是惟有精神信念之光,才可比之于天地,同辉于日月。此诗句和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在价值层面上是一致的。
九百年后,诗仙李白游江起兴做了一首《江上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近千年过去了,屈原作为中华文化伟人,他的辞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曾经身居高位的楚王及其高台楼榭,早已空无一物,沦为丘山荒野。
所以,那些所谓的“功名富贵”是注定不能长久,因为如若那样,悠悠汉江水恐怕就要面向西北而倒流了。因为这从来都不是“道本”所在,只有“与道为一,守持禀赋”才会得以长久,进而在超越层面上实现精神价值的“死而不亡者寿”。
在家庭教育中,不也是如此吗?不失其所者久,喻指父母需关注孩童内在禀赋的根本之所在,并给予最大可能的支持与发展,以此成就孩童的生命梦想。
死而不亡者寿,所延伸的教育内涵是首先营建能够历久弥新让后代持续得到滋养的家风,并进而哺育孩童成长,饱满其精神与高贵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