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体验了两次教练对话,虽说算不上专业的教练对话,但也让我茅塞顿开。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以前没看到的东西,而且觉察到了自己的局限。朋友推荐了埃里克森学院创始人玛丽莲·阿特金森的两本关于教练的书,我们之前的对话练习也是参考这两本书来做的,详读之后,我饶有兴趣以语音直播的方式将一些感悟和体验分享给之前的同事,收到了不错的反馈。
两本书为:《唤醒沉睡的天才--教练的内在动力》和《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教练对话流程实操》。
分享题纲
为了吸引同事有兴趣来参与这次直播分享,我事先在群里抛出了四个问题,涵盖几个大家可能遇到或感兴趣的话题,希望大家通过对教练技术的学习,自已可以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 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你会怎么解决?
- 小孩子总是不听话该怎么办呢?
- 为什么家里的长辈容易上当?或者愿意相信外人的话,也听不进自己的建议?
- 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如何做有效的沟通来提高整个团队的效能?
并在分享前列了一份题纲给参与直播的同事。
关于教练
在实际参与前,我也一直认为自己在面对面的对话上很有一套(基于我做咨询、培训以及平时吹牛的丰富经验),但当我做为“教练”角色参与进教练对话时,却发现自己做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反面教材。
我仍然是按咨询师的思维来进行对话,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教练对话中,教练关注的是客户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她)遇到的问题。
个人感觉用空容器模型和橡树模型可以很好的直观理解教练和咨询师的区别。咨询师(培训讲师)关注问题本身(外在),喜欢将自己善长的领域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客户,如下图左边仿佛是往一个空的杯子里注水。
而教练关注的是人的内在,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让客户自己觉察到自己的内在,建立责任感和自信心。如橡树一样,长在地面上树苗可能只有30厘米,看似弱不禁风,但它在地面下的根系却异常发达,长的有2米深。教练帮助客户释放潜能的过程就是让客户自己发觉自己“根系”的过程。
运用教练改变自己
这次分享的内容比较多,即使是相识的同事,分享主题和新的概念过多也不能算是一次好的分享(因为每个人的意识能关注的焦点也只有4个这样)。所以我并不打算把我分享的东西都写下来,而只是挑一点对自己影响最大最直观并且容易做到的分享给大家。
那么,个人用教练技术可以怎么改变自己呢?
在遇事和遇人时,保持教练关注问题内在的念头。
如果光看上面这段话你不是很清楚的话,那么可以把它分解成如下的三句话:
人们本来的样子就是OK的。
人们内在已经拥有成功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人总是做当下自己能做的最佳选择。
这三点来自埃里克森五项原则,只要在遇到事情时在脑子里过一下这三点,就会发现你可以从别的角度看问题,你会慢慢深入到问题和人的内在。
我感觉慢慢修行这一点就足够让自己变化良多,如果你看后感兴趣不妨再到书中学会更多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