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脑子里总会有一个想逃离这里的念头,15年那封引来无数网友热评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我高考填报志愿的那段时间,曾一度影响着我填报离家较远,相对于北方的大学。如果没有经历若干次的跨越南北之旅,或许我永远不能理解那句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离了家之后,大抵觉得家乡是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的,然而我却又总是惊异于朋友圈中亲朋好友所拍出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感慨于它的发展,于是乎心想着:我真应该认真看看我的家。
于是乎才明白,自己想去的是远方,更是那个日新月异的家。
很骄傲的一个成就就是粤西通了高铁
去年6月份,在学校听说了家里通高铁的消息,想到以后回家无需再冒着堵上10个小时的车的风险,有了多一种回家的交通工具的选择的时候,兴奋了好多天。
今年年初回家,我试着坐了一下通往家里的高铁,回到家的时候,很高兴,也很轻松,虽然通往家里的高铁并不是以G开头,但以D开头的车依旧比以往坐大巴要轻松得多。理论上说,其实时间折合下来并不会和我以往从广州坐大巴的时间相差太多,但在心理上,却是无比地自豪。
以前从家里去广州,我们常常选择坐大巴,那时候坐大巴,那时候只有一条通往广州的高速公路,常常是上午9点40分发车,下午5点多到达。节假日的时候,交通拥堵的几率大大增加,去年坐大巴去广州,到达广州的时候,满打满算已经是10个小时的路途了。
通了高铁之后,从广州到我家,将近5个小时即可(从广州南站到湛江西站需要耗费3个多小时,从湛江西到我家则需要1个多小时),大大节省了回家的时间。后来听家里人说,去往广州的高速公路,已经不止一条了,早上7点驾车返乡,12点多就可以回到家,过年的时候不用大家都挤在一条高速公路上了。
不知不觉,家乡的交通已经不断地完善,我们出行的方式更加多样,交通越来越便捷。不得不说,我的家乡,在不断进步着,发展着。
而我最欣慰也是最骄傲的,便是家里通了高铁。
我第一次在家看到音乐喷泉
在外读书的两年里,家里新建了一个樱花公园,很多时候父母在家族群里会给我们发樱花公园的视频,拍樱花公园的照片,让我总想回家看看,看看家里的樱花公园。
年前的时候和同学去过一次樱花公园,那时还是个阴天,人不多也不少。阴天总是会让我感到郁闷,但身处其境,站在桥上,微风,清水也会将郁闷带走。
那时候还没有在傍晚时分去过樱花公园赏过其夜景,但是没有夜晚灯光的点缀,其实也不会影响人们来往公园的热情。
白天的时候,大家会集体在花田处拍照,会一家人参观,会和我一样,任风吹着泡泡,看泡泡随风飘荡,最后拍碎在孩童手心里。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齐齐去了公园,参观他的夜景。
那时候,哪怕是在晚上,都会有很多人。
那时候碰巧,正好赶上公园每晚例行的音乐喷泉,于是也就有幸在生活了19年的家乡里,观看了一场音乐喷泉的“宴会”。每晚8点会开一次音乐喷泉,那天晚上提前去了,发现还没开始,就已经有很多人在翘首,等待着,期盼着。
期待着,期待着,它终于开始了,音乐喷泉。
20点到的时候,音乐喷泉就开始了,是一首老歌,老歌响起的同时,喷泉也全都起来了,伴着灯光,伴着人群的骚动。
灯光相继变化,很多时候喷泉其实都保持着图中的样子,在辗转间,便会一改模样,令人惊叹,转而又恢复原样。变化,是一点一点的,而到歌曲的最后,喷泉会一窜而上,直冲云霄,进而陨落,星星点点,回到原点。
换了另一个位置去拍摄,发现喷泉的气势更加强烈,尤其在于其冲上云霄的那一刻,以及周围一起喷水哪怕有些混乱的时候。围观的人,有大有小,小孩们会爬上父母的肩膀,大人们则会拿出手机,拍着录像,拍着照片。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很少见到音乐喷泉,也很少见到人们竞相拍照的场景。
这是我第一次在家听到并且看到音乐喷泉,以前并没有这种体验,我对此极为兴奋。而妈妈对此却没有多大热情,对于已经看过很多次并且见过其他地方的音乐喷泉的她,已经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说其他地方的音乐喷泉好看了。但是对于经常出门读书的游子而言,即使它没有别人说得那么好,但是它让我觉得惊艳。
并且,我以后回来有了一个游玩的去处,以后,还会更多,更多。
只有离了家之后才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返乡期间还去过家乡的电视台实习过一段时间,发现它已经多了一个名字——融媒体中心,着实令人感慨。其实很多地方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很想留在家里久一点,再久一点。慢慢发现它的新,慢慢感受它的发展。
于是乎,明白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自己想去的是那望不尽的远方,更是那个日新月异的家,那个在不断发展且变得越来越好的家。希望下次返乡之时,亦是让人眼前一亮。我喜欢我的家,并且这次返乡让我越来越想关注自己的家乡,寻找家乡发展的迹象,记录好家乡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从而展现家乡的美好。
我将一直爱着我的家,从所见所闻中,从这19年的日日夜夜中。返乡,让我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突然有些想家不愿回校,但情不得已,只愿家乡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