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印制的比较粗糙,之前试听过境姐的课,感受没那么深刻,今天简单的翻了一下,感觉还是有点特别。
这本书阐述的顺序: 阅读的认知,阅读的方向,阅读的目标,阅读方法,阅读后输出,输出后赚钱。
写作思路就是一个小白从开始阅读,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定了自己的目标,不断的试错,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然后抓住了,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变现了,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
阅读如何改变的你的知识体系?
把自己当做老板去工作,未来的大概率你会成为老板,把自己当做作家去阅读,未来你就会成为作家,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整合所有相关联的信息。这个我认为就是以自我导向来去做事。
阅读的目的?
通过阅读改变自己,获得收益,带来人脉、机会和金钱的收获,作者通过写书评获得了出版社的邀请,从而开始了自己的阅读课程,成为了一个导师,链接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这属于功利性阅读。
阅读目的的三个层次?
1 建立的底层逻辑知识体系
2 在一个领域内做一件事
3 价值变现
一个领域内做一件事并且价值输出
阅读的意义?
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个叫弗兰克的人为了活下去和家人团聚,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同样的我们阅读意义在什么地方,是否能够一直支撑我们走下去,阅读可以创造价值,带来满足感,这或许就是意义。
之前《心流》那本书也是讲的这个案例,使命感?价值感?
阅读的方向?
找到你未来人物的画像,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的样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去阅读,越来越贴近自己的画像,可视化自己的目标。
阅读的反馈设计?
在一张A4纸上,设计很多个小方格,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玩一玩消灭小方格的游戏,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去掉一个方格,给自己一个奖励,奖励可以是最想做而有又不敢做的,刺激你的多巴胺,一去掉格子,就分泌多巴胺,慢慢的形成条件反射,自然养成习惯。
目标管理策略?
目标拆解成100个或1000个小目标,做成格子,每天做的事,要在能力圈内做事情,避免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情,这个是查理芒格投资成功率高的秘诀之一。
关于时间管理?
作者:很多课程说管理的不是时间,管理的是我们的精力,最后发现控制不了自己,所以说,时间管理的不是人,而是具体事情。
这点,作者敢于批判叶武滨老师的时间管理的概念,很有勇气。
在固定时间内做事,每件事要个结果。比如果看书目标是看10页,需要20分钟,一定要完成,目标不能变,可以修改时间。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时间管理价值交换,可以把多数消耗我们时间成本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时间管理也是一种买卖,低价值的时间交换高价值的时间。
关于习惯?
很多21天习惯养成计划,习惯是什么?不是短期行为,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把习惯当做一种坚持,早晚有一天会被诱惑和懒惰破坏掉。比如说阅读,中间出现偶尔一次放弃,就会出现第二次 第三次,最后就放弃阅读了。
真正的做一件事,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开心,才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方法。这个对习惯很好的一种阐述。
专注做一件事,比同时运行很多事的效率要高的多。如果发现抵触情绪,立即降低执行难度。
关于思维层次?
1 无层次思维模式 从众状态
2 低层次思维模式 自我的利益最大化
3 辨别事物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4 站在他人的立场,以上帝的视角去看待事物。
关于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刚需,这点我感触比较深,阅读是不断的获取知识不断的完善知识的过程。
关于偶像?
找到7个人,找出共性,这个最初在听镜姐讲时候,她反复强调这点,
知识体系的层次?
1 底层思维逻辑的总量
2 专业技能的深度
3 关联学科知识的广度
4 创新知识体系的高度
如何写作?
选择一个模仿对象,模仿文章的骨架和手法,结合自己的能力圈,不断塑造自己的风格。
1、写给谁看
2、帮助读者解决什么问题
3、想让读者看完后做什么
写作模版?
1、描述痛点
2、观点阐述,说明原因
3、正面案例
4、反面案例
5、解决方案
6、文章升华
7、呼吁行动
如何变的优秀?
所有的成功都来源于不断的失败和迭代。
这本书和洋葱阅读的不同感受?
作者的目的很明确,通过阅读变现,获得金钱。洋葱阅读有点像太极,感觉什么都会,但是软绵绵的。这本书像利剑,直指目标:变现。
彩蛋:作者告诉你怎么搜集标题素材?
从人性的角度去搜集标题:懒惰 好奇 贪婪 嫉妒 盲从 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