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江南好,细雨霏霏柳丝绦,遍地金黄油菜花,水乡园林翠竹摇。
这次去江南的目的有三:一是赏油菜花,二是品小桥流水园林景致,三是看婀娜的翠竹。在泰州兴化我们观赏了水乡奇观千垛油菜花海,到扬州瘦西湖品味了园林的巧夺天工,去镇江拜访了金山寺的历史厚重,下来要去探寻的就是宜兴竹海了。
行前做了功课。得知宜兴竹海在华东面积最大,地域横跨江浙皖三省,是人们推崇的赏竹首选地。
擦着宜兴市的边儿南下,当觉得公路慢悬回转,当路边写着与竹相关字号的农家乐渐渐集中增多,当看见层层竹林漫铺山野的时候,宜兴竹海就要到了。临近景区,山坡及山脚廻湾楼影幢幢,从外观猜看,各种档次的宾馆、旅店、农家乐比比皆是,上下左右的停车场见缝插针,这架势,无言说明了人们对此地的趋之若鹜。
跨过一座玲珑桥迎面便是景区大门。抬眼望,砖垛石墙圆木结构的框架大门,有世博会中国馆外形的韵味。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题写的“宜兴竹海”四个大字镶嵌其上,字体纤瘦如竹倒也恰如其分,吴老乃宜兴人氏,大家题字实至名归。
进得门来竹影丛丛,前方不远树木花丛中一块卧石分外抢眼,上书:“江南竹海”描红大字,落款是唐家璇乙丑年腊月题写。
再往前行视野开阔,巨大碧绿的斜坡草坪就像展开的书页,上面等距种植的花木呈现出紫褐色的“宜兴竹海”四个方块字。草坪的前方是绿色琉璃装饰的宫殿式建筑,悠悠江南景,大气中国风。
贴近山前,竹海迎面走来,巧就巧在山前地势洼下,精就精在地面凹下处就势出现了一处大水池。池中间是一座小岛,盆景花草点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硕大的紫砂壶端立在一块方石上,背景是池壁立围上有九处龙首在吐水。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处微缩的盆景,一个点睛的提示,宜兴不仅有竹海名胜,更是紫砂壶的故乡。
来时的功课表明,竹海甚巨,上去乘缆车为佳。‘听人劝吃饱饭’,也罢,就这样好了。离缆车站还有段距离,于是坐上了短途的观光车,这一坐不打紧,沿途的景致撩得人追悔莫及。竹影万杆匆匆过,一路暗香入怀来,风吹竹曳婀娜动,要想停车师傅怪。直到抵达缆车站,众同伴还是频频回首不忍释怀。
乘缆车观竹海也是一大享受。随着缆车的腾空,最初的心还是揪揪的,缆车匀速缓行,视野慢慢的适应。俯视,竹冠簇簇随风摇曳遮蔽山体;平视,乌泱泱叠翠,竹杆一闪、竹冠一晃匆匆而过;仰视,竹海漫漫腾上山巅直插云霄。在玻璃罐笼车里缓慢挪身环顾察看,竟然找不出别的什么树种,清一色全是竹子。偶从竹林的缝隙中看到躺在地上泛黄的或散放或成捆竹竿,无疑这是人工作为的痕迹。太密了,即使是修剪砍伐掉这些老弱病残的竹子,怎样才能运出去也是一大难题。操心了不是?随着缆车接口处轻微的颠簸就像换了一个档,前方的陡斜度几近垂直,缆车的底部几乎擦着竹稍前行,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空中之旅终于到了山顶。
离真正意义上的山顶还有段距离。小径回旋,层层叠上,竹稍触手,亲密无间。真正意义上的顶峰到了。
一介飞檐塔凌霄矗立,名字也是名副其实的叫凌霄塔。仰视塔尖,感觉塔在旋转,白云过隙,就像一群白鹤掠过。塔前有一鼓架,一大八小九面鼓栓绷其上,敲一敲,鼓声音阶高低振响,听一听,浑厚之音山巅回旋。登上塔层,只见竹海浩瀚随山势起伏,回首再看,远方山脚下一处小镇积木般精巧,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感觉由衷而生。
围塔基观赏一遭,缓下到一处平台,脚下呈现出字迹,说明地里位置及传说典故的文字,镌刻铺墁摊开在竹简书式样的地面上。简书上面还竖立着一块经过雕琢的润白色的石头,上书“苏南第一峰”五个描金大字,落款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
居家北方很少见到竹子,即使见到也是在公园的一角儿,庙宇的墙根。几天前在游历过的几处地方也看到几处成片的竹子,那兴奋劲儿就像南方人见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但比起宜兴竹海来简直是不在话下,其规模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可能是季节还早点儿,竹海还没真正地缓过劲儿来,竹冠竹稍黄色居多,但浸润的绿色清晰可见。即使这样已经足矣,北方的森林,南方的竹海,粗犷柔情各不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我们相亲相依的朋友。
依依不舍的返回,廉颇老矣,一行八人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悠着点儿好。于是,再次乘缆车下山。
坚决得补上上山时候的缺憾。
哇,深入其中才真正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竹林竹海,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晕晕乎乎。走进竹林就像走进了竹栅栏,杆杆翠绿粗细有别,挺拔有之节节向上,柔嫩有之弯弧有度,疏密有之参差不齐,就连地上的竹笋都在招摇着生命的节拍。
竹林筛下阳光,地上碎金点点;微风摇曳竹林,显摆江南秀色。一行人在竹林间忘乎所以,暂且丢弃了花甲年龄,忘形在竹林间,隐藏在竹竿后,笑声在竹林间回荡,脚步在竹林间流连。或许心灵感应,就连地上的草都带着勾刺,真的,真得是带着勾刺,扯住裤腿不放。
竹林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变幻着色彩,竹竿一会儿绿了一会儿白了,身上的衣服一会儿是本色,一会儿是花斑。深切的感悟到,低近观看竹林竹海看的是本色本原,触摸一杆修竹摸的是自然、是江南。
曾在唐诗宋词里品味过竹子的有节虚心常青不凋,曾在画卷中欣赏过竹子的高德挺拔摇曳出声,曾在松竹梅兰中见过竹子谦谦君子模样。
我们来了,来拜访你了!
在游客休息区小憩,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想起了画坛画竹圣手板桥先生的诗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再见,宜兴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