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的作者是孟郊。孟郊在科举考试中屡战屡败,50岁的时候才考取进士。狂喜之下,过于得瑟,写出了一首传颂至今的经典之作《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是好诗,却没给作者带来什么好处,反遭来非议。说来也是:50岁了才考取进士,有什么好得意的?评论者觉得他心胸狭小、气度迫促,难成大器。孟郊后来果然漂泊沦落,官职卑微,“一贫彻骨,裘褐悬结”:家贫如洗、衣衫褴褛。有人说他写得这首《登科后》成为了他的诗谶:“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老天这样安排,又能怎样奈何它!
孟郊考取进士后,“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菊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傍,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辞官家居。
孟郊授职漂阳县尉,溧阳县有投金瀚、平陵城,草木丛生,茂密浓郁,城下有积水一潭。孟郊经常翘班去那里,坐在水边,令人摆上小酒和下酒菜,边喝边看蓝天白云,兴致来了挥袖弹琴,累了就站起来溜达溜达,活动活动筋骨。灵感来了就吟诗作诗。
孟郊的小日子优哉游哉,衙门公务却日渐荒废。县令将他的情况向上报告,上级领导说:“这哪成啊?劳动纪律太松弛了。怎么能因为业余爱好耽搁工作呢!”就派一位代理县尉来任职,代替孟郊搬砖,自然也要分走孟郊一半的俸禄。孟郊很不高兴,辞职回家当宅男。
孟郊辞职两年后,被河南尹郑雨余庆奏为水陆运从事,搞运输。八九年后另有任用,说来也是没有官运,孟郊在赴任途中暴病而卒,时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