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细丝如麻的生活和工作,你有没有脑袋乱成一锅粥、无从下手的时候?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因而常常会出现“健忘”的现象。
去超市前明明记得还要带盒酸奶回家的,但在超市转了一圈,回到家才想起酸奶没买。
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脑袋不够用的问题呢?
给大家安利一个超神奇的工具,既能锻炼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又为工作生活提供方便,关键是操作还十分的简便,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小学生一学就能会。
这个神奇的工具就是:思维导图。
在我的意识里,一直认为思维导图是专属于职场文案策划人的工具,看完《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一书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能应用到。
思维导图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即便是我这样没有绘画基础的人看完书后都能做出一张导图来。
比起市场上那些深奥的关于思维导图的书,这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超级接地气,堪称是入门级的指导教材,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尤其适合我这种怕麻烦又不愿动脑子的中年妇女和孩子。
本书作者矢岛美由希,曾经是“育儿咨询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课程,并成为他在日本的亲传弟子。
经过系统学习后,她决定把这种方法推广开来,让更多人学会逻辑思考。
本书通过思维导图在日常生活、学习、职场三个方面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照例用十句话来概括这本书:
1、思维导图是辅助思考的工具
2、思维导图可以分析复杂的问题,也能解决生活中的小事
3、思维导图的核心观点:一分支一词语
4、用颜色、层级给自己的思维分类
5、把杂乱的想法陈列在思维导图里
6、随时把新想法添加进来
7、孩子和家庭主妇都可以学习思维导图
8、思维导图的7个规则:纸张、中心图、颜色、分支、语言、层次、TEFCAS
9、思维导图是沟通工具
10、用思维导图规划自己的想法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把大脑想法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图像进行外部呈现。
原理是运用人的左右脑功能不同,左脑分工逻辑,词汇,数字等功能,右脑分工空间感,色彩,维度等功能,这样可以达到同时锻炼整个大脑的功能。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为了更好的锻炼思维能力,能够把思考过程图像化,具体化呈现出来。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全书理论知识不多,大部分内容都在列举实例,比如超市购物,旅行规划、构思作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作者以一个思维导图培训师的身份,通过分析事例,让我们初步认识思维导图,体会其运用,了解其画法,然后教我们实践方法。
我认为这本书的重点在第五章,作者在这部分讲了思维导图的具体实践方法,并归纳了七条原则:纸张、中心图像、颜色、分支、语言、层次化、TEFCAS。
纸张——寻找笔感好的纸张
中心图像——不需要漂亮的“画”
颜色——总之就是要五颜六色!
分支——性感曲线最理想
语言(词语)——为每章起一个标题
层次化——刻意为之则适得其反
TEFCAS——总之先试试看
这七条原则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一支一词,意思是,一个分支上只能写一个词语,不能是短语,更不能是句子。
我们在绘图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中心主题要醒目;
2、一级分支,即主干要由粗到细,这样非常突显重点;
3、写关键词;
4、使用图像、代码、关联线以及注释等多种方式完善导图。
相对于专业的PPT来说,思维导图真的是超方便,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无需太精美,只要简单几步就可以画出较完整的思维导图。
当你尝试将“思维导图”融入生活,不仅能让你更加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在画图的过程中,你的思维也在不断地发散延伸,如果是带着孩子画,还会发现很多动手的小乐趣。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道理浅显,对完全不了解思维导图的小白来说,是最好的入门教材,从生活出发,切入实例,书中图例很多,所列举的事例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
其唯一的缺憾是,书里的导图印刷得不是很精晰,而且只有一种颜色,影响观看。
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画一张图,顺着自己的心意去解决,结果一定会出乎意料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