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来得及对父亲说一声谢谢
——玉米卷
他长得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了。特别是最近长胖了之后,一笑起来,露出糯米般的牙齿,带动着两颊的有些松弛苹果肌,亮出一个深陷的酒窝,双眼皮的眼睛也挤成了一条弯弯的线。他这些年也开始老了,或许说是正在老去的路上。自从父亲去世的那一天,那个猝不及防的时刻,他就成了家里唯一的一个男人,也是那一刻才意识到那么多年来依靠的顶梁柱就此消失了。他也顾不上和妻子前一天晚上签下的离婚协议书了,还没从悲伤的劲头缓过来就要开始料理父亲的后事,亲戚们更是尽心尽力地帮助着他。母亲当然比他更伤心,几次都扒在父亲的棺材旁哭得瘫软过去,嚷嚷着父亲怎么狠心抛下她去了。
他一直知道父母的感情是很好的,他们一起冲破了传统的媒妁之约走到了一起。从小到大,母亲一定会等着父亲回来,一家人才会开饭,不管这期间他怎么不满。父亲是个很聪明的人,即使当年家境贫寒书读的少,什么技能只要他看看书埋头钻研一下就会了,兽医,电工,木工,焊工,养殖,每一行他都精通。这样的父亲可能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母亲,他印象中,父亲几乎没有对他做过任何亲昵的动作,例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一次作业辅导。可能是父亲成为父亲的时候还未萌发父爱,等到大了,两个男人之间就更不容易开口交流了。
到了大学毕业,父亲开始给他提一些建议,他也从没怎么上过心,仿佛一直都是独自成长的自己只想着像以前一样孤独而又不严谨地活着。他对家里亲戚们也不那么热情,就好像联络感情这件事由父母操心就好。在家时,他都是躲在他的书房里打游戏,桌子上的烟灰缸里盛满了那一截截的残留香烟。客人来了,也不会主动出来打招呼,饭桌上也从不上席,喝酒招呼客人的事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他的成长模式就是这样,也许一直以来,父亲在他的眼里太优秀了,他不会去追寻只能仰望。
结婚那阵子,他以为他走出了痛苦的分手。没想到,十年的感情终究不是一个草率的婚姻能够使其忘却的。十年,他是爱她的。可是,她还是没能成为自己的妻子,他不甘心又无奈。因为他有孩子了,他也将成为一个父亲。他和现在的妻子没认识几个月便结的婚,甜蜜的婚期也是他们的磨合期,他们都不会做饭,都不愿刷锅,也不会带孩子,生活常态也开始以吵架为主。他父母本来不想和他们一起住,后来实在没办法,想着一起住可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可以帮忙带带那刚出生肉嘟嘟的可爱的孙女,也许小夫妇俩生活就会慢慢和谐起来。
他父亲上班的地方离家里远,在县城的偏远地方,是自己创立的公司,成立十几年了。做的是苦力活,每天都要弯腰喂几千只的鸡,弯腰捡那一个个圆溜溜的鸡蛋。让全县的大型超市,中学,零售商铺都批发他的土鸡蛋,那是他父亲劳累一生追寻的梦想,他也做到了。他看着干劲十足的父亲,感觉怎么都学不会父亲那种吃苦精神。不管父亲下班回到家有多么累,额头上的汗珠都顾不上去擦,总是第一时间抢着抱孙女,脸上的笑容那么慈祥那么有爱意,还会扮鬼脸逗她玩,任凭小孙女在他脸上胡乱拍打。这样的父亲,他以前从来没见过,仿佛把当年未给他的父爱全部叠加在女儿身上。
他父亲是突然去世的,是干活的时候湿脚踩到了老化的电线,一瞬间离开人世的。没有留下一句话,也没有人守在他身边。他时常在想,父亲去世时的那一刻在想些什么,是担心还未有能力可以撑起整个家的儿子,担心可能会伤心难过到崩溃的妻子,遗憾还没能多陪陪孙女长大,还是叹息自己勤劳奋斗的一生还未休息一天就猝然而逝。可能都有吧,他拿着父亲生前给他和他女儿买的,一年两万多时长15年的人身险意外险的单子潸然泪下。父亲终究是一生都在为这没长大的儿子操心啊!
时隔几年了,他和他妻子感情也慢慢变好了。他母亲帮着他带着女儿,他想这也是母亲生命中重要的寄托吧,虽然痛苦孤独,但终究有牵挂,便也能和世界相处了。女儿越长越大了,他父亲留给他的一头卷发,他同样也遗传给了他女儿。那天,在阳光下,女儿牵着他的手蹦蹦跳跳地朝前跑着,微风拂动着女儿那一圈圈的细柔卷发,他突然想,女儿会不会记得那个曾经一手扶着腰一手抱着她逗她笑的爷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