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拖延,说到底,就是赖,无非是给自己找一个不想做这件事的借口。
昨天晚上我码字到11点半,然后洗漱上床,时间差不多是11点40。
我大概是10点开始码字。这个时间点,要搁平时,我肯定会想,哎,不行了,今天太晚了,要是写文章的话11点半之前肯定不能睡觉了,所以还是洗洗早点睡吧,早点上床,还能躺着玩会手机,想想都很美好。可事实是,我早早的上床,拿起手机后时间就哗哗的流,不知不自觉就快要12点了才舍得放下手机睡觉。然后看完书准备写的读书笔记只能是一拖再拖,迟迟不肯动笔。
昨天大概是因为月末了吧,看着自己的读书计划和写作计划还远远没有完成,内心特别有愧疚感,才终于安安静静的看了2个小时的书,然后突然写作欲望很强,正好电脑在手边,于是也不管时间早晚,就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感悟。
直到11点半完成,我突然很惊讶的发现,原来10点开始我也可以完成一篇文章,并且不会太晚睡觉,原来只要你行动起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为什么我之前一直不肯动笔,总觉得如果看完书再写作的话就不能按预期时间睡觉了呢?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总觉得一篇文章应该至少花费2个小时去构思完成,想要它完美的呈现,所以很害怕开始,进而潜意识就想要拖延这件事,结果自然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比如,哎呀,时间有点晚了,要是今晚开始写的话就不能早早睡觉了。
结果是什么呢?我放弃了写作,早早上床之后感觉时间还早,还能看会手机给自己放松一下,然后一不小心就快要12点,跟我完成一篇文章再上床睡觉的时间差不多嘛。这说明什么?
从心理上说,其实就是在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给自己找各种借口。
从客观上说,1个小时能干的正事远比你想象的多,而把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刷手机上,1个小时却过得很快;人的自制力远远比自己想象的差,不要太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
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不管你做什么事,当你觉得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反而是开始的最好时候。你能做的最好的决策就是马上行动起来,你会发现时间还够用,但如果你在各种内心活动之后选择了放弃,那就真的是错过了这个时间,它也许意味着一次机会,也许意味着一次成长,也许意味着一次体验。
也许我们正是在这一次次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别害怕,别犹豫,也别给自己找借口,抛开一切自我斗争的心理活动,去用双手和双腿拥抱这个世界才会创造出属于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