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啥?关于看电影是否还不如在家看电视剧!
为什么这么说,我来说几个原因:
1.时间宝贵:现代人都讲究快节奏的生活,这让我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宝贵。试想花了半天时间看了一部烂片,这个时间成本是不是有点高。
2.家装升级:我记得原来家里29寸的彩电感觉好爽。可现在再看看,家里的电视机越来越大,50多寸都是标配,而且现在家庭投影越来越普及,在家里的观影体验不亚于电影院。
3.电视剧替代:最近几年,有好口碑的电视剧越来越多,电影被吐槽的也越来越多,电视剧好像开始有替代电影的趋势。
感觉这样分析出来,电影好像是越来越来没看头了,网上也有这样的评论,电影将死了!
那么问题来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独特性到底表现在哪儿?和电视剧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里介绍一位美国的电影制片人写的观点,看完之后会让你豁然开朗,原来电影和电视剧真的是完全不同的物种。
我们先从一个事件开始说起,就是上一次的美国编剧大罢工,从2007年的11月5号,到2008年的2月12号,持续了整整一百天。一万两千名编剧放下手头的写作,上街示威游行,要求提高自己的待遇。这次罢工严重到什么程度呢?给美国娱乐界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超过20亿美元,这还不算一些周边的广告收入。但是这次罢工,对电影和电视剧产业的冲击是不一样的。编剧罢工,对电影的影响顶多是推迟拍摄,但是对电视剧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我们回忆一下,2008年的好莱坞电影似乎还不错,但美剧就扛不住了。当时热播的《实习医生格蕾》、《迷失》、《绝望的主妇》、《24小时》等等,不是缩短集数,就是草草收尾,甚至干脆停播。因为美剧是边拍边播的,整个机制运转的核心,就是编剧。
按照这位作者的说法,这是因为电视是一种以对话为导向的媒介,所以在电视创作中,编剧为王。所以,电视剧往往都是话痨,讲故事主要就靠说,要是没了编剧写的台词,故事根本就没法往下讲。
但是在电影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影像传达的信息和对话一样多,甚至更多。电视剧中可以有片刻的沉默,但长时间的沉默是绝对不行的。同样,过于深奥、或者意思模棱两可的对话在电视剧中也不行。
而对电影来说,剧本只是一个起点,创作需要超越剧本,才能使之成为电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电影是靠视觉,而不是台词来讲故事的。
比如《辛德勒的名单》,这是一部有名的黑白电影。但是男主角在纳粹屠城的时候,却在街上看到了一个穿红色衣服的犹太小女孩,这是影片中唯一的色彩。小女孩独自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周围是纳粹正在逮捕和射杀犹太人。男主角的视线就一直盯着这个小女孩,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分半钟,背景音乐是一首温和的犹太童谣。
重点是,这段表达里没有一句台词,完全靠画面和音乐,就把男主角感受到的冲击都交代出来了。尤其在电影院里,在立体环绕声中,童谣的吟唱声是非常具有戏剧性和空间穿透力的,再加上巨大的宽银幕,让这一点点的红色变得更加突出。
话说,在电视剧里要是连续两分半钟没有台词,是不可想象的。而这种不使用对话,而使用视觉去讲故事的方法,它只属于电影。
第二个大的区别,就是电视剧经常用设置悬念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看下去。电视剧的情节不能非常简单,或者平铺直叙。为了吸引观众连续观看,你必须设置好情节点,而且要有很多逆转。所以通常电视剧会有很多条情节发展的线索,不断给观众新鲜感。
但是电影就相对简单多了,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男人在蒙冤入狱之后如何重新振作,并最终逃出生天的故事”。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比如《大白鲨》,故事其实就四个字“鲨鱼吃人”。
“情节极简”,也正是电影区别于电视剧的重要一点。
这也决定了电影的中心,肯定不是编剧。而是一个既懂创作、能把握内容,又懂商业、能控制预算,还要懂发行,能把电影卖出去的人来对整部电影负责。这个人就是制片人或者监制,他们才是电影制作的核心。
综上所述,总结一下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就是:
1.电影靠视觉讲故事,而电视剧靠台词讲故事。
2.电影情节极简,而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一波n折。
了解了上面两点,你就知道,电影和电视剧,看起来都是声画艺术,但是他们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门类。
最后,我们争论的结果就是,大片必须上电影院,讲故事的电影我们还不如在家看电视!
同时也希望综艺节目不要再以大电影的形式出来骗观众的钱,不要把电影这么好的艺术毁在你们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