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厂利益、工人利益紧密捆绑
工厂必须认真考虑员工的所得利益,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关心员工利益,可以大幅提高工厂的凝聚力。从长远来看,在员工利益方面多一些投入,产生的正能量最终会使工厂获得多倍的利益回报!
二、营造良好的工厂内、外环境
1、内部环境
必须找出工厂的内耗,有些企业的部分员工不但自己不创造价值,还到处给创造价值的员工找麻烦,最后在工厂内部形成“谁干活多,谁死得快”这样的环境氛围,搞得有能力的员工呆不住,剩下一堆互相推诿的人。
创造一个顺畅、人际工作关系和谐、部门间无缝合作的内部环境,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法宝。很多人才的离职并非工资原因,而是干得不爽!
2、工厂外部环境主要指外部协作单位。
和上下游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树立一个企业在行业良好的口碑。企业的发展其实也要依赖于生产合作伙伴。
三、打造工厂核心竞争力
通常有形资源表现为工厂的人力资源、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工作环境,无形资源表现为人员工作素质、企业文化、工厂制度、经验知识、知识管理和工厂信誉等。
核心能力是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结合体,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创新和实战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经验和知识。
四、管理制度规范化
工厂是否实行了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是衡量一个工厂的管理是否有战斗力、能否有持续性和高效的条件之一。规范化而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文件。
工厂管理不规范一般表现为工厂制度不完善,任务时常难按时完成,出问题难找到原因,经常推委、扯皮。
五、绩效考核(KPI )
主要是肯定成绩发扬长处,帮助找出和改正存在的不足,并且定计划限期改正。从中既可以发现人才,培育企业后备力量,也可解决“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常见不合理现象。 同时也是激发人积极工作追求卓越的动力。
六、知人善任
应该要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很多人一开始就问“我有什么权力?我能得到什么?”接着才问“我该做什么?”这样的人,工厂不应委任其有任何管理的职责。
相反,具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并落实到工作态度上,以主动的精神去承担工作责任和关心工厂的发展,工作刻苦、努力,团结合作,这样的职工,工厂应加强培养、委以重任。
七、做好企业文化,员工与企业共命运
企业文化是工厂长期以来在工作中积淀下来的,为大家共识的做法,是工厂管理的一种提升。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工厂核心能力形成的源泉。营造比别人学得更快的工厂内部环境,培养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工厂不断造就高素质的后备力量,是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