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孩童时代的记忆中,每当我口无遮拦地提及“死”这个字眼时,母亲总会紧张地连说“呸呸呸,童言无忌”,再拉着我的手去摸下木头,仿佛这是一件很晦气的事。
这便是我们文化中对待死亡文化的缩影——因恐惧而逃避。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去宣扬暗黑学,不会刻意强调死亡的可怖,因为这只是骇人听闻;不会恐吓你死亡的骤降,因为这只是小概率事件。我只是想告诉你,死亡是个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远不近,就在它应在之处。
其实死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甚或是比生育、结婚、工作等人生事件更具有思考价值。只有把生和死这两个终端连接起来,才有可能去衡量完整人生的意义,去倒逼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追寻自我认同,提高生活质量,延展生命宽度。
蔡康永说过,我们要愿意练习告别这件事,这是值得练习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得要告别。
当我们能用理性思维去思考死亡本身时,告别或许不再只能是撕心裂肺和肝肠寸断了,很多事情或许不再只能用来悔恨了。告别就像是一种仪式,是与自己所深爱和珍惜的人的最后挥手,生命不会再来,灵魂没有尽头,所以,我们要学会将这次的握别做到不留遗憾。
(二)
记得外婆走的时候,我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不明生死的含义。
现在想起她时,总会浮现起一出画面:外婆穿着印有蓝碎花的白色衬衫,躺在病床上粗重的喘着气,一声高过一声的咳嗽,为了坐起来吐痰而脸涨得通红。
我见状马上从背后把她扶起,感觉看上去胖胖的外婆其实轻得很。
从外婆被查出肺癌晚期到离世,只有约莫三个月的光景。这三个月里,我经常看见妈妈泪流满面,苦苦哀求医生,而医生只是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这三个月里,外婆住在医院,挂了很多白色黄色说不上名的药水,眼窝越发深陷,头发越发稀疏,还是在一个炎热的夜晚撒手人寰。
后来,时常听妈妈聊起,外婆走后,有好些话想说却没来得及说,有好些事想做却没来得及做,总是感觉还有很多时间,却从未想过离别来得如此突然。
就像打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毫无防备、手忙脚乱、腹背受敌,注定了会输得一塌糊涂。而之所以战败,正是源于缺乏对死亡本身的思考和预想,思考的本身最重要,而结果才无关紧要。
(三)
对生的无限留恋,才会催生对死的极端恐惧。然而,不去思考死亡,我们无从得知自己生命的意义。
当我去设想自己生命的尽头时,我会在意,我后悔的是什么,我遗憾的是什么,我会以一个怎样的人、以怎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这便是我所看重的思考价值。
我无从得知外婆躺在病床上的三个月时间会想到些什么,但我知道我希望自己躺下之前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拥有一种怎样的人生。
谈到生命的意义,就会不自觉地想到课本里读到过的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从前的我,觉得这是怎样一个装逼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现在的我,恨不得把双脚也举起来去赞同。
生命是短暂的,它绝不像看上去的那般漫长。活着的时候,我们挥霍洒脱浑浑噩噩地浪费自己的韶华,仿佛末日永远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又会往往手足无措撕心裂肺,仿佛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
而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去思考一下终点,勇敢地去面对、去研究、去剖析,才不至于惶惶难安,才会更用心、更珍惜地完成中间的旅途。
(四)
出生时,你在哭,其他人在笑;离世时,你在笑,其他人在哭。
人生开始的方式我们无从选择,可结束的方式我们却注定参与。
对死亡的思索,不仅促使我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也催生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离开。生活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当自己曲终时,我不希望看到就此人散。我祈祷我离开后的世界,依然热闹,依然繁华。
前段时间,奇葩说中讨论对生命末期人的尊重和挽留,引发了马东对马季的追忆,对死亡的深究。
看完这期,我也试着问自己,死亡意味着什么,如果面对死亡,我会做些什么。
所以,当我真正地开始思索死亡本身时,我觉得它是人生的一个谢幕,在你鞠躬答谢的瞬间,你将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回顾和反省,你会变得在意细节,你会想拥有多一次机会,然而,再也没有这样的可能了。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是换一个角度,不去直面死亡的威胁,我们不知该如何审视人生,又怎么会珍惜自己或是他人短暂的生命。
希望我们不再生活得浑浑噩噩有始无终,请勇敢地面对生命的终点,然后去拼命地丰富自己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