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仿佛一条无法捉住的泥鳅
泥鳅还可以摸一下,滑滑的,然后溜走。但“正确”是无法知道的,它几乎不存在。
我们受限于感知器官,永远错失真相。我们所说的正确,由于受限的感知而映射在主观世界里,那里的“正确”经常出错,很难固定,就像一条泥鳅,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典型的如贪婪与恐惧,为什么说贪婪一定要跟着恐惧?是谁规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不知道。但就这两个词本身,我们的感知方式也是错的。我们说当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多简单,可你怎么还没有因此走上人生巅峰?很明显,这里面出问题了。因为这里只告诉我们假设的结果是你要站在对立面胜算比较高,可是他没说假设的情况什么时候出现,也就是说,这里没有给出判断标准,这赤裸裸地耍了一回高大上的流氓啊。
我们许多人把这两个词奉为神明,手握雷神之锤,傲视全世界都是钉子,但每次都砸不中。市场波动时我们害怕失去机会,但潜意识知道结果是不确定的,有可能输有可能赢,以此反向逆推,完全失去底气。于是情急之下在脑子里将硬币高高抛起,等待它的完美落地,看,我说是正面吧,就这样由情绪做了决定。
我们也通常分不清什么是情绪,要感知它无比艰难。就像硬币自己无法将自己翻过来,就像古人无法跨越横断山脉,只有不断向西绕道修行,历尽艰辛不断感知方向,进而窥得真经。
我们的操作既缺乏时间维度上的正确性,也缺乏环境信息的正确性。
贪婪与恐惧,背后映射的是辨证法思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本身是不可操作的。因为基于具象思维的说辞本身缺乏了抽象逻辑的严密性。
我们没有上帝视角,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甚至以前发生了什么刚刚发生了什么也常常无从知晓,谣言盛行、PS泛滥,我们基于自己的能力圈,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我们得到的信息滞后且残缺,我们的本质是恐慌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
大佬给出的准则从来都不是金科玉律。他们基于经验主义给出一些自己都不一定做得到的心法,因为无法验证。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心法,但心法与招式之间仍然隔着横断山脉,依然不适合人类通行。它依然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但有总比没有好,你通过胡乱操作终有一天说不定也能得出心法。这里讲的是经验的局限性,它不代表正确,我们不知道它是否正确,当然有一天你成功了反向逆推得出结论那就是正确的,你要那样想也可以。
币圈有一个特点,首先是无主的9菜圈,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喧嚣热闹的,无论是价格to the moon还是go to shit;其次是小意见领袖的圈群,形势向上时也很热闹充满正能量,形势向下时突然安静了,为什么安静?背后映射的是资产缩水的痛苦与反思,他们喜欢对简单原则过度理解,喜欢不停地使用“元认知”这个词语,正确与否谁知道;再次是高处不胜寒的大佬,形势向上时基本无语,形势向下时基本无语,但他们喜欢总结,往深了看,其实多数也如你我一样,内心是不确定的,但“事后总结”总比什么都没有好是吧,它可能具有暂时的正确性。
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了币圈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心法常有而操作规程不常有。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利用概率,基于底层认知的推进,伴随着时间尺度的拉长,提高我们主观世界里“正确”的概率。这也是经验的价值之处吧。无人能告诉你当下该如何操作,在当下这一刻不存在什么正确,我们一直在“赌博”,结果永远不确定,我们憋着内心极不情愿承担可能后果的心理投下赌注,依然要基于“主观的大概率”而充满希望。而不是在赌赢了之后反向逆推,给出一个确定论调,告诉所有人,这样操作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