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想不错,现如今都是“大声做事”,说得多总好于干的多,总会引起人的关注,有更多奶吃。
文/杰作家@体验生命之乐趣 品味灵魂之伟大
听有的人说话,犹如沐春风,心情舒畅。但总体上看,自己是个不能说的主。
首先是家乡口音太重,吐字不够清晰,如从字,cong、ceng、tong、teng有时真分不清,别人听的也费劲,只有根据语境或者熟悉的朋友能听懂。不过,唱歌或喝点酒时,说话倒是比较清晰。
其次,虽然看了很多书,脑袋里装了不少东西,但当一开口聊点什么时,脑袋却一片空白,嘴里说不出啥来。非得有人起个头,才能慢慢道来,逐渐把那些东西勾出来。而且,现在“忘性”也不小。
还有,说话条理性不足,反应慢,总结性不够,想要表达的意思用词不准、不充分,或没词可用,虽然也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时候。
再加上,比起自己说,心里其实更喜欢听别人说。所以,越不愿说就越不会说、不想说,但说话、沟通是混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想不错,现如今都是“大声做事”,说得多总好于干的多,总会引起人的关注,有更多奶吃。虽说不用达到辩手那样的级别,但也时刻不能含糊,三板斧要有的。形势比人强啊!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国人说话更“博大精深”,艺术性极强,话中有话、弦外之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句话往往包含多层意思、绕来绕去,犹如九转大肠、九转十八弯,看着、听着、想着都累,我听不懂、也难以理解,这样说更不可能了,只能是“我本将心向明月”,至于明月是不是照进了沟渠,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但不管怎么说,提升说话、沟通能力总是必要的。那就从学普通话开始,先打好理论功底,再提升实践能力。有时说不清是因为说的太快,不能娓娓道来,平时要控制语速,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还带感情。比如蒋勋老师说话,有感情、有沉淀、有味道。
至于谈话时“暂时性”忘词问题,只能平时多积累或创造谈话主题,到时不断转换,确保不冷场。这方面要向《圆桌讲究派》节目学习,每期讲一个话题,当需要中断某个嘉宾的话时,窦文涛总能引向另一个方面或角度,使整个谈话顺畅,达到“海聊”的效果。
至于提高说话的深度、条理性,这需要日常下功夫,把所看所思所想进行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一套说辞,而写作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种好方式,也为好好说话做好准备,学习、吸收、表达,一步步来。而且,这样也有助于丰富谈话主题,以及主题的内容,比如今天关于“说话”这一主题。
这里面自己需克服一个误区,有时对于听到的话、想说的话,感觉就是那么回事,没什么深奥的道理,好像看透本质似的,其实不然,当深思提炼后,可能发现不一样的结论。
蒋勋,《每天请给自己留1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