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办呢?”这是一年来听到过问得最多的问题。而我,最想回答的是:“你想怎么办!”
咨询帮助,是迷茫者寻找的灯塔,是困惑者探求的答案,是无助者苦觅的解药。
想争取利益最大化,我们提供法律咨询;想摆脱压抑痛苦,我们提供心理专家;想找个树洞倾泻烦恼,甩甩手回家维持现状,我们保持……沉默是金……
终究,解铃还须系铃人。生活不是化学方程,没有套用公式;生活不是验算习题,没有唯一正确。生活,不是看你要什么,而是看你有什么。问题的答案始终紧紧拽在提问者手里。
姑娘,你想好了么?
来来来,找个安静地方,一份蒜香烤鱼,配上刨冰可乐,亦或啤酒鸡米花,让我们聊聊,人生形色,惬意悲喜。
1
疯狂的女人
她曾是银行的高级职员,为了所爱结婚生子,风雨二十年。
男人先是背着她搞暧昧,哭闹之后变本加厉,同时和多个女人保持情人关系。
儿子成了这段婚姻最大的牺牲品,长期在争执吵闹的家庭中成长,变得抑郁、敏感、暴躁、多疑。女人将毕生所爱、绝望以及愤怒投射给了儿子,令其郁郁寡欢、两度自杀。
女人的求助,更多的是痛苦的挣扎和歇斯底里的发泄,以至看到穿戴优雅的其他女子便会心生嫉妒、口出秽语、无法自抑。
她那偏执的爱,裹胁着至亲,一起走进死胡同...
2
怕我女儿遭她后妈虐
来电的女士在女儿4岁时离异,孩子的抚养权协议给了父亲。8年来,当妈的没陪伴孩子一日成长。8年后,事业有成,载金归来。孩子的父亲已重建家庭,另育一子。
女子说,男人拒绝自己探视女儿;
女子说,女儿的后妈发恶毒简讯威胁;
女子说,女儿对自己只言片语;
女子说,我现在有能力抚养女儿;
女子说,孩子的补课费,凭什么要我负担一半;
女子说,我绝不妥协,立誓夺回抚养权……
女子啊,孩子的成长除了金钱物质,更需要不离不弃亲人的陪伴呐!
3
为儿子隐忍17年虐打
“结婚多年,他稍不顺心就发怒打人,为了儿子有个健全的家,17年来我默默忍受,泪水血水混杂着往肚子里咽。昨晚一语不合,他又暴跳如雷、拳脚相加,还砸烂了取证用的手机。我该怎么办,儿子今年高三了,要不再忍忍?”
再忍忍,一忍再忍,她的身上一定有着某种强大信念,支撑着被打17年都没有离开施暴的那个人。这种力量来自于保护儿子不受伤害或是牺牲成全家庭的完整吗?
不是。这种力量有个特别的名字……
叫软弱!
4
抑郁毁了这个家
求助者是两位年逾七旬的耄耋老人,为兄遗愿,心急如焚。
侄女侄女婿均来自高知家庭,拥有人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事业发展、和谐美满。然而,也许是傲娇的个性或是曲折的成长经历,小两口日渐封闭内心、离群琐居、不问世事,慢慢地要与家人断了联系。
在多次尝试接触无果后,老人们设计将侄女骗出并强行带往精神病院诊断治疗,遭到激烈反抗,冷眼相对、恶语相向。
老人们困惑啊,孩子,你这是怎么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你呀?
是的。
这世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这世上有一种急叫你爷爷辈儿替你着急。
“我冷漠,我无视,但我不危害社会啊。而现在,我只想静静。”
OK. 谁的世界谁做主,你任性,你随意。
5
90后逼女友穿“铁内裤”
一男子因怀疑女友出轨,竟然从网上买了带锁的铁内裤,强迫她每天穿上并日日检查,女友为此过得心惊胆战、惶惶不安。一天回家,在发现铁内裤有被撬动的痕迹后,男子疯狂拳打脚踢、绳子捆绑、限制人身自由。
平静后他说:“原谅我,无法压制体内洪荒,因为真的爱你。”
哭泣后她说:“除开这种奇葩要求,平时待我真的很好,好怕自己心软。”
一声叹息的我想说:“洪荒是野兽,速度离开,越快越好,越远越好,无可留念!”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理论——“破窗效应”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如果一扇窗被砸破,你的故意不在意,一定会导致更多更多的窗户被破坏。
——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琳
一忍再忍,终究自欺欺人。
因此,面对侵犯,从一开始就不要忍。
只有不忍,别人才知道,什么是你的原则和底线。
你的态度决定你的立场,抗争过,起码气势上不输。
你不希望被欺负,那就请在感受到被欺负时,明确的给予拒绝和还击。
亦或,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保证侵犯者不敢造次。
这,即是人生的博弈。
也是,幸与不幸的转折。
林徽因曾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姑娘,请别错置了善良,辜负了原谅。
不然,人的自由意志留着煮汤喝么,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