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真正善于驾车行走的人,是不会留下痕迹的。真正善于讲话的人,是不会留下把柄的。真正善于谋略的人,是不用筹策的。真正善于管理门户的人,即使不用锁头盗贼也不敢进门来。真正善于结绳的人,即使不用绳子也能把人绑住。
因此圣人常常善于救人,所以人们都愿意跟着他。常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东西。能做到这些,真正可以说是得“道” 的精微高明了。所以善人者是不善人之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镜。如果不善于向别人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那么就是自以为聪明,这是实际上最大的糊涂。 这就是“以道行事”的奥妙。
老子这一章讲了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一共“五善”。这五善都是合乎大道的,达到这五善的境界,就能游刃有余。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的。这就像商业上的管理。德鲁克有句名言: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因此对于管理来说,不是你掌握了多少模型、多少工具、多少方法,而是在于能否取得成果。做好管理首先要掌握管理的本质。
我记得张无忌在学习张三丰的功夫的时候,就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模仿,然后熟记练的很像,最后反而忘了。最高的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所有这些都讲了一个道理,要知道你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小平同志说: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
很多公司都关注绩效管理,市面上的KPI管理、OKR管理、MBO管理、平衡计分卡管理等等这都是绩效管理的一种方式,每一个管理方式都有他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因此不能照搬照用,否则很容易出现偏差。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人会说KPI好用,OKR不好用,而市面上也会一是流行这个,一是流行那个,如果掌握了绩效管理的本质,那么就不会拘泥于哪个工具了。哪个适合企业的发展阶段,就用哪个。当然前提是真的了解这些管理工具的背后底层逻辑,就如老子讲的道。
老子讲: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这三点无论哪一点做到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这里老子给出了方向。
司马懿冷静应对诸葛羞辱,拖垮蜀军,取得最后胜利!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10万至郿(今陕西眉县)的渭河南岸的塬上,司马懿率军过渭河背水筑垒同诸葛亮相待。诸葛亮为准备长期作战,屯田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这一期间,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均不应战。诸葛亮给司马懿送来一些妇女的衣服,羞辱司马懿不是男子汉。司马懿心中大怒,却强作笑颜:“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
马懿老谋深算,对当时的形势作了冷静分析:一是战事于魏不利。诸葛亮六出祁山,锋芒正锐,誓与魏军决一死战。刚刚败军之后,如果贸然出战,胜算是很小的。二是蜀国小,力弱,虽集三年之力伐魏,但后方悬远,蜀道崎岖,30万大军的补给不易解决,经不起旷日持久的消耗,所以打算速战速决。魏国则不同,他们国大人多,物力雄厚,战场又离渭水平原不远,补给十分便利,利在以逸待劳。司马懿出于对己彼双方形势的正确估计,在出师前就与魏主一起制定好了战略,以守为攻,拖垮蜀军的作战方略。交战不利,更坚定了其坚守待变的决心。他并非没有羞耻之感,在他看来,受辱事小,战争失败才是大。因而强忍激愤,只在“心中大怒”。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于是,司马懿仍坚壁高垒,静待抗蜀的最佳时机到来。司马懿还在与使者的交流中发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系缆也。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言:“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呼?”最后终于熬到了蜀军退兵。
总之,不断探索追求事物的本性并使之展示出来,是每一个人值得坚持去做的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