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选择权对获得幸福感是多么的重要,而财富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项。比如你小时想学钢琴,但是家里没钱,这就不是你的选项。
蔡康永曾经在一个节目上说,自己对幸福有一个看似消极的标准,就是我是不是能常常拒绝我不喜欢的东西。这种可以拒绝的权利,往往就是有足够的选择权带来的。但是多少财富才能满足我们对各种选项的需求,就需要有智慧的判断了。
想要拥有更多的智慧,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就是知识管理。构建知识体系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人生规划,完成目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进军哪些专业领域,在这些专业领域里,怎么分门别类的学习,把接触到的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系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在任何情况下的稳定高质量的输出,可以更高效的解决遇到的问题。让我们更少的依赖运气,在能力水平越高时,运气所带来的影响就越小,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可控的比例也就越高。
有“谈资”就变成了社会地位的标识,知识真正成为了财富的象征。在中国至少“知识”还不怎么值钱。但作者认为,我们应当珍惜这个局面,努力提高自己。
幸福公式哈佛大学幸福课讲师泰勒曾经给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快乐+意义。我们在第一天的内容里已经了解过,“快乐”是指一种短期的,当下的一些令自我愉悦的情绪感受;而“意义”是长期的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价值感。如果把快乐和意义作为两个要素,可以把人群区分为4种类型:自我实现型、盲目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
1、自我实现型:这群人既关注未来的意义和价值,也关注当下的快乐和体验。有意义也很快乐。
2、忙碌奔波型:追寻意义,但是常常忘记当下的快乐。
3、享乐主义型:关注当下,却不太关注未来的意义,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倦怠和无意义感
4、虚无主义者:对未来没有信心,对现在也无能为力,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生活里去,即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如果你长期虚无主义,那么抑郁、焦虑就离你不远了。
专注到忘我的状态就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流(flow)。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专注更容易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进入心流状态的人不仅自己自得其乐,身边的人也会受到他的感染。
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著名哲学大师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善意往往会有“涟漪效应”。被帮助过人的帮助他人的概率也会大大上升。比如很多心理咨询师助人的第一原因,就是自己曾经陷入心理陷进,被别人帮助过,所以自己也希望成为帮助别人的人。
总结一:
1、我们的大脑对感官刺激有适应的特性,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并不能使我们更幸福。2、财富真正的作用是确保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选项,可以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是一种幸福。3、智慧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更好的选择,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人生目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该学习哪些知识,那么可以先尝试学习以下几个学科: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4、知识可以彰显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在未来还可能会变成稀缺资源,珍惜现状,好好学习。5、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关心自己的身体,科学保健。
总结二:
1、幸福=快乐+意义。如果把快乐和意义作为两个要素,可以把人群区分为4种类型:自我实现型、盲目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了解自己的所属类型,就可以做出相应的改变。2、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这句话提示我们要理解个体差异,尊重多元文化,放宽自己的心胸。它还提示我们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获得幸福更有帮助。3、专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趣味,同时专注让人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获得充实感和满足感,并感染身边的人。4、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添加剂,我们可以通过主动给自己感激的人打电话,或登门道谢的方式维系好自己的人际关系。5、美好的事物可以带给我们幸福感,这是因为人都有同理心。所以应该多传播自己的善意,善意具有涟漪效应,接受过别人帮助的人去帮助他人的概率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