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个在二本院校任教13年的老师所写,讲述了十多个二本学生的故事。
调查方式:
调查学生的家庭背景
讲二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气质
分析二本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
学生的家庭背景
中国二本院校的生源有两个共同特点:首先,二本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本省,这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其次,二本院校承接了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教育资源的差距,这些学生只能考上二本及以下的院校。
二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气质
二本学生大多来源于社会的中下阶层,他们通过努力,挤过高考的独木桥获得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需要申请贷款,而且需要自己独自面对经济困境,在做兼职、勤工助学的时候,生活的不易让他们感到迷茫、自卑、无助、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学生的求学目的,主要是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精神气质方面,他们是一群毫无精英理念、只抱有实用主义的年轻人,暮气沉沉,缺乏反思能力和学习精神。他们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通过高考之后,他们变得空虚和迷茫,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排解中学时代淤积的紧张和焦虑,就被告知要面对就业压力、买房压力和结婚生子的压力。
他们很少反思各种社会失衡问题的由来,也很少追问制度、政策和历史,没有能力去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不明白个人的前途为何会如此逼仄,如此缺少可能性。
二本学校的“后进生”。他们失去高中那样的严格管束,无法拒绝诱惑,所以逃课、挂科、不愿意打扫宿舍卫生、反感被迫去听讲座,为了排解对未来的焦虑沉迷于小说和游戏。
二本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
不同层级的学生会流向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国内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和乡镇。二本学生一般留在了本省。
90年代初,国家包分配,这时候的二本学生基本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任职。
06级毕业的二本学生,全部在本省就业,总体对就业状况满意,部分人在房价暴涨之前买房,有相对稳定的发展。
最近的二本学生,因为文凭进一步贬值,所以多数选择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