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送我上大学
梁晓声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是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恩人,是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从不抱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用母亲的话说,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我常常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照我天真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会少发脾气。
父亲就是不肯唉声叹气。
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她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亲离家不久,爷爷死了。爷爷死后不久,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不久,母亲病了。医生说,母亲生病,妹妹不能吃母亲的奶。哥哥已上中学,每天给母亲熬药。我每天给妹妹打牛奶,在母亲的言传下,用奶瓶喂妹妹。
父亲三年没探家,打算积攒一笔钱。父亲虽然身在异地,但企图用他那条“万事不求人”的生活原则遥控家庭。他始终信守自己规定的三年探一次家的铁律,直至退休。
父亲第三次探家,正是哥哥考大学那年。父亲对哥哥想考大学这一欲望,以说一不二的威严加以反对。
“我供不起你上大学!”父亲的话,今母亲和哥哥感到没有丝毫商量余地。
父亲逼着哥哥去挣小钱,回家后交给父亲五角钱。那五角钱是母亲每天偷偷塞给哥哥的。哥哥实则是到公园里或松花江边去温习功课了。骗局终于败露,父亲对这种“阴谋论计”大发雷霆,用水杯砸碎了镜子,气得当天就决定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将父亲送到火车站。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口探出身,对哥哥说:“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咱们全家七口,只有我一人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知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啊!”父亲有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思求,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一泪水挂在父亲胡茬又黑又硬的腮上,我心里非常难过,却说不清究竟是为父亲,还是为哥哥。
几天后,哥哥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
我无法长久隐瞒哥哥已上了大学这件事,不得不在信中告诉父亲实情。
哥哥在第一个假期被学校送回来了,再也没能返校。他进了精神病院,一个精神世界的自由王国,一个心理弱者的终生归宿,一个明确的句号。
我从哥哥的日记本中,翻出了父亲写给哥哥的一封错字和白字占半数的信:老大!你太自私了!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根本没有弟弟妹妹!你只想到你自己!就算我白养大你!就算我没你这个儿子!我再也不会认你!所有这些“!”号,似乎也无法表达父亲对哥哥的憎怒。
这封信,使我想起父亲的教导:“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大概倘一个人明明可以靠力气吃饭而又并不想靠力气吃饭,也许竟是真有点大逆不道的吧?父亲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却并不因此自卑自贱。相反,还盲目自尊,崇尚力气,对凡是不靠力气吃饭的人,都一言以蔽之曰:“吃轻巧饭的!”心里隐含着一种藐视。
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去了北大荒,一直再没见过父亲。第七年,连队第二次推荐我上大学。我并不怎么后悔地放弃了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然而这是最后一次。我不会再获得第三次被推荐的机会,那一年我25岁了。
录取通知书没交给我之前,我能否近入大学校门还是一个问号,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汇给我200元钱。信一投进邮筒,我便追悔莫及。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二百元整,电汇。附言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不勾(够),久(就)来电”。
看着父亲歪歪扭扭的字迹,我一时间感慨万分,人的一生总会犯错,或许父亲想明白了,所以将对哥哥的愧疚弥补到了我的身上。
最终,那一年我还是上了大学。
(选自《父亲》,中国物资出版社)
【小题1】文章一开始强调父亲“是令我惧怕的人”,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说说文中主要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的?
“令我惧怕的”父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用母亲的话说,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句中的“吃”含义是什么?
【小题3】赏析文中“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一滴泪水挂在父亲胡茬又黑又硬的腮上。”这句话?
【小题4】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题5】文章的主要人物是父亲,可是却在第四自然段写到母亲,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和橘子皮的往事
梁晓声
①多少年过去了,那张清瘦而严厉的,戴六百度黑边近视镜的女人的脸,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她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想起她,也就使我想起了一些关于橘皮的往事……
②其实,校办工厂并非是今天的新事物。当年我的小学母校就有校办工厂,不过规模很小罢了,专从民间收集橘皮,烘干了,碾成粉,送到药厂去。所得加工费,用以补充学校的教学经费。
③有一天,轮到我和我们班的几名同学,去那小厂房里义务劳动。一名同学问指派我们干活的师傅,橘皮究竟可以治哪几种病?师傅就告诉我们,可以治什么病,尤其对平喘和减缓支气管炎有良效。
④我听了暗暗记在心里。我的母亲,每年冬季都被支气管炎所困扰,经常喘做一团,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可是家里穷,母亲舍不得花钱买药,就那么一冬季又一冬季地忍受着,一冬季比一冬季气喘得厉害。看着母亲喘做一团,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的痛苦样子,我和弟弟妹妹每每心里难受得想哭。我暗想,一麻袋又一麻袋,这么多这么多橘皮,我何不替母亲带回家一点儿呢?
⑤当天,我往兜里偷偷揣了几片干橘皮。以后,每次义务劳动,我都往兜里偷偷揣几片干橘皮。母亲喝了一阵子干橘皮泡的水,剧烈喘息的时候分明地减少了,起码我觉着是那样。我内心里的高兴,真是没法儿形容。母亲自然问过我——从哪儿弄的干橘皮?我撒谎,骗母亲,说是校办工厂的师傅送给的。母亲就抚摸我的头,用微笑表达她对她的一个儿子的孝心所感受到的那一份儿欣慰。那乃是穷孩子们的母亲们普遍的最由衷的也是最大的欣慰啊!……
⑥不料想,由于一名同学的告发,我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先是在全班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后来是在全校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
⑦那是特殊的年代。哪怕小到一块橡皮,半截铅笔,只要一旦和“偷”字连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孩子从此无法洗刷掉的耻辱,也足以使一个孩子从此永无自尊可言。每每的,在大人们互相攻讦之时,你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自小就是贼!”——那贼的罪名,却往往仅由于一块橡皮,半截铅笔。那贼的罪名,甚至足以使一个人背负终生。即使往后别人忘了,不再提起了,在他或她的内心里,也是铭刻下了。这一种刻痕,往往扭曲了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毁灭了一个人的一生……
⑧在学校的操场上,我被迫当众承认自己偷了几次橘皮,当众承认自己是贼。当众,便是当着全校同学的面啊!……于是我在班级里,不再是任何一个同学的同学,而是一个贼。于是我在学校里,仿佛已经不再是一名学生,而仅仅是,无可争议地是一个贼,一个小偷了。
⑨我觉得,连我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似乎都佯装不见,目光故意从我身上一扫而过。我不再有学友了。我处于可怕的孤立之中。我不敢对母亲讲我在学校的遭遇和处境,怕母亲为我而悲伤……
⑩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也就是那一位清瘦而严厉的,戴六百度近视镜的中年女教师,正休产假。
⑪她重新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觉察出了我的异常处境。放学后她把我叫到了僻静处,而不是教员室里,问我究竟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⑫我哇地哭了……第二天,她在上课之前说:“首先我要讲讲梁绍生(我当年的本名)和橘皮的事。他不是小偷,不是贼。是我吩嘱他在义务劳动时,别忘了为老师带一点儿橘皮。老师需要橘皮掺进别的中药治病。你们再认为他是小偷,是贼,那么也把老师看成是小偷,是贼吧!……”第三天,当全校同学做课间操时,大喇叭里传出了她的声音。说的是她在课堂上所说的那番话……从此我又是同学的同学,学校的学生,而不再是小偷不再是贼了。从此我不想死了……我的班主任老师,她以前对我从不曾偏爱过,以后也不曾。在她眼里,以前和以后,我都只不过是她的四十几名学生中的一个,最普通最寻常的一个……
⑬但是,从此,在我心目中,她不再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了。尽管依然像以前那么严厉,依然戴六百度的近视镜……在“文革”中,那时我已是中学生了,没给任何一位老师贴过大字报。我常想,这也许和我永远忘不了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有某种关系。没有她,我不太可能成为作家。也许我的人生轨迹将彻底地被扭曲、改变,也许我真的会变成一个贼……以后我受过许多险恶的伤害,但她使我永远相信,生活中不只有坏人,像她那样的好人是确实存在的……因此我应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真诚热爱!
(选自《那一年》,有删节)
【小题1】选文分别叙写了“我”和班主任老师怎样的善意的谎言?他们说谎的原因是什么?又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填写以下表格。
善意谎言内容 说谎原因 达到的效果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小题2】与《藤野先生》一样,本文运用了白描手法来描写班主任老师的外貌,试找出这一句子并简要赏析。简要说说选文中的班主任老师与藤野先生在性格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小题3】文中的“我”对班主任老师有哪些情感?找出文中一处关键句,说说“我”从经历的橘子皮事件中懂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