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我打算不再一心扑到自己的事情上,而是用心对待语文教学,让我们班孩子在期末考试中考出相对好一点的成绩来。
检查家庭作业,发现学生错字太多,我便每日留下写错字的学生,一天大概十几个。罚抄一百遍错字的更正。
这项工作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学生留到晚上七点多,家长会一个个过来校门口接。
但我渐渐觉得有点累了,感觉每日休息时间被剥夺不说,学生错字问题的改善并不明显。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
一方面,错字的泛滥肯定跟那些学生的粗心、不用心有关。另一方面,十几个学生出现错字,应该跟我也有关系。我的语文课上,很少专门讲过易错生字的写法。我一味研究阅读教学,却无视学生的基础。让每名学生写好一手汉字,便是基础中的基础。那我应该怎么教呢?一毕业便分配在农村偏远学校教学,我语文课的教学完全是自学,没有什么章法和讲究。从拿到第一篇课文时的干瞪眼、摸不着头脑,到前年的第一篇手写详案,我自我感觉良好,好像上了正轨。但我不知道的是,这条路上还有那么多需要注意的旁枝末节。这不是只会备一节课就可以的。有关汉字教学,教学七年,我从未学过其中的方法。大学学的专业是教育管理,我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学科专业知识。所以,这方面的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盲区。
我的办公室同事——这所学校语文教学最厉害的特级教师高老师忽然给我送来了生字教学的资料。我想,也许她看出了我的困境。她建议我重新抄写一遍其中生字造字规律的资料。
那些密密麻麻的手写资料,都是高老师自己在网络上、字典里一个一个研究出来的,凝结着她的汗水和智慧,我拿到手,心生感动。
是的,向往的地方,全世界会为你让路。从此,只顾风雨兼程。
下周,我不打算这样盲目地罚学生抄写了。我要开始从汉字本源讲起,跟大家分析造字的奥秘。寻根究底,溯源。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语文教学的路上,需要勤奋求真的态度,更需要智慧的思考。要不断结合教学实践,反思现象与问题,找到方法,对症下药。盲目地教,只是教书匠。边思考边教学,才有教育艺术从中生。
最近跟着新教育学习,读了几十页《教师专业阅读》,茅塞顿开。这本书来的真是时候,出现得不早不晚,刚刚好。刚毕业不久后读它,我会觉得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不需要别人在一旁高屋建瓴般地指手画脚。我的专业阅读进行了七年时间,尤其是去年,感受很深。我逐渐不满足于刚开始几年阅读的名师课堂实录和一般的教学随笔,买了传说中的教育学名著——《爱弥儿》《普通教育学》……哪知道读完后,我一头雾水地从书中出来,满腹疑问:这些名著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它们更新了我的思维吗……
而《教师专业阅读》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去年的疑问,今年的答案。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冥冥中指引我遇到最应该读的那本书。
它告诉我,应该循着一张地图去研读,去进行知性阅读。
下一个七年,我将行走在专业发展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