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个新闻,说多个省市发布本科专业预警名单,说是这些专业相对冷门就业较差,然后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慎重选择。
回想了下自己那时的高考情况。那时通讯信息没现在那么发达,以前的时候就只是在高考前发了一本高校报考指南。我们那会是在高考前就自己先填报志愿,出分数后高校根据考前报考志愿录取。我那一届之后的两届吧就开始是先考完试出分数后,然后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再去填写志愿。我觉得考后再填报志愿较好些,起码在录取上的自己有个底,录取率会相对高些。
还记得当初自己报考时,像我家里爸妈也不太懂那些专业设置方面的,平常从来在我学习上也不会过多去干预,都是说看我自己安排,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选择。所以在学习上从小就基本就是自己做主决定就好。高二分文理科的时候,也是自己的选择。而有好些学生的家庭想到自己家亲戚有在哪里上班,到时候选择专业会考虑到对他有帮助,因此家里可能会给出相关一些建议,有些家长甚至会强烈要求子女听自己的。我当初做选择的时候,也不太懂专业怎么选、志愿怎么填、哪些行业比较吃香?反正就只根据自己的一个学习情况,还有自己本身的专业,以及自己对什么较感兴趣,综合起来作出的选择。现在想来那时自己在选择志愿上的信息来源上确实很窄,主要是从自身仅有的条件考虑。既不能求助于家庭,亲戚的建议,要是那时网络像现在那么方便快捷,那起码自己可以通过网络去多加了解,到时在专业选择上多些信息来综合,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对于我来说,条件不允许,因此基本上都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所以无论自己以后在大学过得怎么样,从来我都不会去抱怨什么东西,因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选的,只能硬着头皮尽自己最大努力走下去。
新闻里边说到对于冷热专业的选择,我也赞同他说的它其实是有周期性和地域性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能说现在因它是比较冷门专业,你就不去选择,或者现在炙手可热的专业,你就去选择。等你毕业出来就可能不是那个形势了。比如说那个土木工程,对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应该是挺好的专业,属于热门吧,但在北方的就业方面来说,这专业的情况却不太乐观,但这个专业在其他地方也许会受欢迎。当然外界环境对冷热专业的评说,肯定对我们选择或就业多少是有影响的,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能够把专业学好,总有用武之地。也不至于总出现自己找不着工作,企业又招不到人的一个尴尬境地。
当然在那新闻上也说到,专家对冷热专业也是不完全界定的,反正不要过度跟风。一来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远的一个职业规划,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指的是工作态度、责任心、道德品质、诚信方面等做人做事的素养,等等。现在家里都比较重视孩子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而现在,信息网络信息那么发达,让自己的选择时多了更多的考虑因素,但同时也可能会让自己多了更多的迷茫。不过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管选择了什么,而在你当在从事工作后你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好品质,也许无论你在哪一个行业都能够做得很好,得到他人的认可。
2016.6.24
D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