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7日 星期五 晴
女儿的狂犬疫苗要打四针,今天是打第三针的日子。这次我选择了放学再带她去打针,不耽误她上课的时间。因为就在急诊24小时开诊。
女儿还是非常的紧张,从进入门口就开始抓住我的手,不停地说害怕。这个时间段急诊的人有点多,排队排号,交费时间都很长。在这个漫长的等待的时间,女儿就一直重复着说很害怕,很害怕。我用了同步带领的方法,重复了她现在的感受。我说我知道你现在很害怕。女儿说“是,我很害怕打针。”然后她把我的手围在她的脖子和肩膀前面,她的身体靠近了我,在我的怀抱中。我搂着她,发现女儿开始没有那么焦虑了,呼吸平静了一点。我问她这样是不是好一点了?她说是没有那么紧张了。然后我说我知道你害怕打针有点紧张,你现在可以和害怕相处一段时间吗?试着和他共处一下。这个时候我感觉女儿也没有认真听我在说什么,但是肢体给到的安全感,让她放松了很多。
后来护士打针很专业,很快打完。并且这一次女儿说没有像上次那么痛。女儿的原话是“这次打针好像一点都不痛,就打完了,但是后劲很大。”医生说第一次是打两针,所以药效会强很多,有一点肌肉痛也是正常的。这次只打一针,应该没有之前的那么多不良反应了。
女儿总结这次的经验,就是等待的过程,最紧张这次等的太久,其实打针的过程还没那么紧张。她还会去观察护士的那个针是粉剂还是水剂,怎么去融化,融化的很快,颗粒的大小。晚上她回来跟我分享这些,我觉得她的观察能力还是挺强的。同时女儿吐槽我说昨天学的催眠我都没有用上。嗯,催眠确实还没有学到,但是心理学的知识其实是用了一点点,她不知道,但我心里知道,默默的为自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