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天一天都很愉快,早上和女儿相处也愉快,只不过陪睡的时候,我已经眯了十分钟,被猪队友吵醒后,发现女儿还没睡,立马火了起来,威胁她再不睡我就出去了,不陪了,女儿还想说话,没让她说,等她睡着了,我出来看书日更。
想想我为什么吼她,就是想要尽快有自己的时间看书,但是坐下来,花了20多分钟刷抖音才看书,日更,所以,我吼她只不过为了自己早点出来刷手机。
近来在看《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发现一个上述问题的原因,之所以吼孩子,完全遗传了妈妈,我越来越像妈妈,因为爸爸喝酒懒惰不操心,妈妈艰难的撑起家,主要是妈妈的心高,爸爸的无能,两个极端,让家里经常充满吵架的声音,而我从小发恨以后一定要找个脾气超好的人,绝不吵架。没想到遇到脾气很好的人,我害怕不信任他们,最后找的老公脾气暴躁。七八年的吵闹终有一些改变,但是不是脾气最好。
有了孩子后,从开始的耐心,到现在的妈妈的翻版,直到通过书本了解到“遗传性吼叫”这个概念,家族里如果有人是这样的,总会有人继承的。
从第二遍读这本书开始,我开始克制自己的情绪,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克制能够一步到位,毕竟从小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我对自己一下子改掉并没有信心,但是开始改变了。
其实也不能怪妈妈吼叫,只有当妈后,才发现你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之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借着对弱小孩子的脾气的发泄,也在宣告着对周围的不满,比如猪队友,比如婆媳矛盾,比如经济压力,比如职场不能实现期望……很多的不如意都掩盖了,只不过是孩子撬起来了。
欺软怕硬,在亲子关系里面也会有所提现,这是人的本性。但是绝大部分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做主人,而是做情绪的主人。
成为父母之前,确实应该多一些培训,尤其是童年的疗愈,情绪的控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多一些思考和实践,未来将会少很多问题少年。
一张白纸的孩子,能有什么脾气呢?所谓脾气,其实都是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