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者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发现的一类在生物上,气质上和素质上的特殊族类的人——自我实现者,马斯洛称其为“生物精英”。依据马斯洛的观察统计,这类人在总体人群中的比例肯定低于1%,所以关于自我实现者的心理学是一种精英取向的特殊心理学,是一种研究极端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学,广义上来看属于变态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学上对于人格的研究有一种现象,对于人性发展的两个极端的研究一直非常不足,包括极端健康(自我实现者)和极端不健康(精神变态者),我想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在总体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结构以及情感,思维,价值观偏离正常值太远,他们和普通人的心理动力过程差别也很大,以至于他们看起来就好像“另一个星球的人”(两个领域的权威马斯洛和黑尔都曾经这样形容过),从传统心理动力学理解他们会显得很牵强,所以目前都处在“收集基本资料”阶段,偏向于静力学的研究。而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理解他们的心理结构,从他们的角度看世界。极端看,也许就像哲学家魏宁格所说:“要想真正理解一个人,你就必须成为他。”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心理极端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整篇论文的脉络从理论到实践以及最终对未来的展望,尽力在马斯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清晰的向读者描绘自我实现者的人格图像,希望可以成为一幅粗糙的藏宝图的角色,可以让对自我实现感兴趣的朋友们寻找,识别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自我实现者以及对自身潜能的发展有所启发。
自我实现者是人本质的最终实现,是整合的人,充分发展的人,充分成熟的人,他们不再是人性的片断,而是人应该和可能成为最美好的一切,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发现解决了哲学家为之无效奋斗了若干世纪的许多价值问题。马斯洛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不是纯描述性或纯学术性的,它帮助人形成生活方式。”通过什么呢?这就是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者展现了人类向前走的方向,这也是马斯洛人本学历史观的人的可视远景。自我实现者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的天资或成就,而主要是因为他们达到了哲学意义上人真正本体的存在,这是一种创造性人格的实现,这种创造性是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哪怕是管理家务,烹饪饭菜这种似乎与创造性不沾边的东西;这种创造性包含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中,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思维方式似乎总是能比别人显得高出一筹,更加的思路开阔,不落窠臼。
如果从肯威尔伯的意识发展层次光谱看自我实现者差不多位于统观逻辑阶段的人马层,固从超个人心理学的视角看,也可以称为人马座心理学。在后人本主义者肯威尔伯的意识理论中马斯洛发现的自我实现者就基本位于这个身心合一的层次,当然马斯洛在后期将自我实现者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现实型自我实现者,一类是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如果对应肯威尔伯的理论,处在人马座水平的应该是现实型自我实现者,当然广义上来说还应该包括灵性阶段与人马座阶段之间的一部分超越型自我实现者。
马斯洛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中的第十一到第十三章详细描写了自我实现者的价值观,行为表现,性格和处世特点,以及他们的爱情和创造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许金声当年也是因为被马斯洛书中自我实现者品质深深的感染从而决定将人本主义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取向。而对于读过马斯洛的书的人来说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也是马斯洛家喻户晓的需求层级论以及具有唯美色彩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写,从另一方面来说需求层级论早已写进了我们的中学课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怎样来形容它普及到的程度呢?不但在中学社会学课本早早的就提到这个理论,在学普通心理学要提到它,在学习社会心理学要学到它,学到消费心理学还要学,哪怕在教育学,管理学,医疗护理学还是要学它,好家伙,对于这个理论一定要学到够为止,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人人都对这个理论有印象,这可以说是马斯洛的理论已经成功的超越心理学亚文化的圈子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产生的非常普遍的影响的实例。 然而对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除非心理学科班出生或者专门看过相关书籍的人,一般人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实际上马斯洛在理论研究时在自我实现理论上投入的精力是远远多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的,他对自我实现者的观察和研究从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结束,可见马斯洛对于自我实现者的研究是投入了多少心血。在马斯洛去世前一个月的日记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我从自我实现者的生活方式和超越性动机中学到非常多,现在他们的一些特点我也具备。”马斯洛是真诚的,他的生活,工作就是他理论思想的实践证明。随着对自我实现者的观察和思考的不断深入,马斯洛越来越发现人群比例为1%自我实现者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马斯洛觉得这不只是量上的差别,自我实现者在本质上就于普通人不同,他觉得有必要将普通人心理与自我实现者的心理区分开从而单独进行研究,在心理学方面,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研究的领域。虽然需要层次论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然而作为全部方法的主要思想的自我实现论却很少被人了解。 其原因也许是自我实现者还占不到全部人类群体的1%,如果不是出于对心理学的专业研究,恐怕没有人愿意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方面。不过,我恳请大家不要轻易持有这个想法,因为这种努力是值得花费的,虽然这个群体比例不大,他们和普通人在程度和类型上差别也非常巨大,研究这个群体并不能让我们对更好地理解正常人的思维有什么益处,不过一旦考虑到自我实现者将来在历史变革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及他们作为完整人性的载体(精神实体的主体)对普通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伦理观念的巨大指导性作用,那么任何人恐怕都会立即同意它是值得的了。
所以顺着马斯落的思路结合我差不多4年左右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全面研究自我实现者的时机已经成熟。传统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人类时的心理,行为,认知时基本不会对人群做特别的区分,这一状况在精神分析学派那里产生了改观,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往往只对心理病态的人和普通人做出区分,研究他们的区别,只执重强调人的适应性,完全忽视对人类内在的高级本性的研究,所以马斯洛毫不客气的称这种心理学为“低上限的心理学”。 讲到马斯洛人本主义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尼采,尼采在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将人类比作桥梁的绳索,绳索的一断代表动物,另一端代表超人,而人类就是不断的从动物端往超人端努力的进化着,最终会进化成超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自我实现者比作超人,他们是我们人类成员中的佼佼者,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从人生的角度看,我们好像是迷失昏暗的山洞中探索的旅行者,虽然举着火把但是不知道要往那条路前进,正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前方的脚印,顺着脚印我们发现了前人留下的路标,他们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正确的出路,顺着这条路前方逐渐隐隐的出现了亮光,我们隐约的感觉到光明就在前方。我相信自我实现者就是为我们留下脚印和路标的人,现在是仔细研究这些线索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