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溯源 详说 “碧玉” 二
在《详说 “碧玉” 一》文中,碧玉是古乐府中所传之晋代人无疑,但到底是汝南王的爱妾、还是著名文人孙绰相好的情人?这个问题已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传世的她是一位清纯可人的美丽女子。但这个女子,又不是指已婚的女子,而是指未婚的美丽的妙龄少女。按道理,她是汝南王的爱妾,应是已婚的美貌少妇,而只所以形成 “未婚的美丽的妙龄少女” 这个意识,还是从孙绰的《情人碧玉歌》说起,一来诗题中提及 “情人”,说明碧玉是他相好的情人,而情人,未必是已婚女子;二来他诗中有 “碧玉破瓜时” 句,明确地点明了那个时候的碧玉正处于是 “破瓜时” 之年龄。这个 “破瓜” 是什么意思呢?后人解释说是 “瓜” 字分开成两个 “八” 字即二八十六,意即这时碧玉正处于十六岁妙龄时。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之一三:“《古乐府》:‘碧玉破瓜时’。或解为月事初来,如瓜破见红潮者。非也!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 ‘八’ 字,作十六岁解也。”
清•翟灏《通俗编•妇女》:“宋谢幼槃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 字破之为二 ‘八’ 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清•梁章钜《称谓录•年龄称谓》:“破瓜,女子十六岁。”
以上是后人对 “破瓜” 一词的意思的解释,至于孙绰原意是不是这个意思,就难说清了。虽然如此,但碧玉是清纯的、可爱的、美丽的、妙龄的女孩,是历来大家公认的。也正是人们认为 “破瓜” 为二八十六岁之意,这样后人据此就有了 “碧玉年华”、“破瓜年华”、“碧玉年” 等用典形式的出现以为女子十五丶六岁这个时候妙龄的美称,下面所列各种引用形式即本此而来,所用就是这层意思:
【碧玉芳年】清•姚培炎《五綵结同心•咏并蒂瓜》词:“丁宁莫被红闺见,则有箇、碧玉芳年。”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二十集卷三《海陬冶游附录》卷下:“虞山旧是女儿家,碧玉芳年未破瓜。”
【碧玉年华】清•朱云翔《柳梢青•商家林旅壁有绘菊花一枝旁著惜青氏写乃一失意女郎也感成此阕》词:“碧玉年华,绿珠风韵,一样娉婷。”清•赵怀玉《卖花声•玉湖春泛》词:“覆额发鬖髿,碧玉年华,酒酣双颊晕红霞。”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八回:“碧玉年华悲逝水,洛妃颜色比春松。”清•王韬《后聊斋志异•申江十美》:“绿珠风貌,碧玉年华,短长适中,纤穠合度。”又《丁月卿校书小传》:“丁月卿,……固小家碧女也,绿珠风貌,碧玉年华,里巷中人俱啧啧称其美。”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九集卷一《花国剧谈》卷上:“紫玉,蓟门人,北方佳丽,西曲栖迟,当碧玉之年华,长绿珠之声价,含娇敛媚,旖旎风流,非章台中人态度也。”又“公子强嫐之,鸨母曰:‘碧玉年华,破瓜尚早,贵人肯舍买笑钱三百金,则桃源洞口,可任渔业郎问津耳’。” 又第二十集卷三《海陬冶游附录》卷下:“名花旧种数横塘,碧玉年华 鬌妆。”1993年2月第3期《当代警察•王文华〈疯狂的父爱〉》:“韶华易失,转眼间,玉玉已是碧玉年华。”
【碧玉华年】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九集卷一《花国剧谈•自序》:“其绿珠风貌,碧玉华年,彰花月之新闻,占湖山之胜地。”又第二十集卷三《海陬冶游附录》卷中:“阿香固当碧玉年华,而长绿珠之声价,丰神韶秀,词令安祥,客多悦之。”又“沈金芝,吴门人,平康中素著艳名,虽非碧玉之华年,而自具绛珠之逸韵。”又卷下:“碧玉华年刚十五,青溪小妹又行三。”
【碧玉妙年】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九集卷一《花国剧谈》卷下:“桂香,张姓,北里中尤物也,宅卜新桥,家邻泮水,迷香有窟,卖笑多金,当碧玉之妙年,具红绡之特识,枇杷门巷,艳色争夸,杨柳楼台,芳名久噪。”
【碧玉年】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三一回:“碧玉年光悲逝水,洛妃颜色比春松。”清•杨鸾《一萼红•忆美人蕉》词:“恰好是、年如碧玉,也一样、展转思难挑。”清•赵怀玉《减字木兰花》词:“淡妆约束,且喜问年如碧玉。”清•张玉珍《踏莎行·咏盆中闽兰》词:“楚楚柔姿,娟娟弱态,曾怜碧玉年还待。”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四集卷二《瑶台片玉甲种上编•赠石城董夜来》:“年同碧玉,婷婷之致可知;骨抵轻云,袅袅之容何限。”又第十四集卷四《秦淮画舫录下•〈菩萨蛮•讯又环病〉》:“紫玉身材碧玉年,藏钩约鬓醉芳颜。”又第十五集卷二《长安看花后记•春波传》:“拟之《石头记》中人,性情极似惜春,碧玉初年,身量未足,亦正如此。”又第一八集卷二《白门新柳记•素绢》:“素绢,海陵人,辛未春来金陵,年甫碧玉,童真未离,新月照人,轻云吐岫,望之足销尘思。”叶玉森《浮生叠和忆园》诗:“真如梦幻黄金界,犹未分明碧玉年。”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六幺令》调情娟倩,如髫年碧玉,凝睇含颦,读之令人怅惘。”
【碧玉之年】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六三回:“徐娘姽婳,正当碧玉之年;夫婿温柔,况有潘郎之貌。”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二十集卷三《海陬冶游附录》卷下:“润宝校书,旧往南湖,今居并里,丰姿绰约,刚逢碧玉之年,心性聪明。”
【碧玉瓜年】清•顾怀德《罗敷媚》词:“玉梅花底双鬟倩,人月婵娟,碧玉瓜年。”清•王闓运《采芬女子墓志铭》:“碧玉瓜年之及,季兰苹涧之时。”
【瓜破时】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一出:“我拾得万种风情,你完成一天好事,教他莫负瓜破时,殷勤玉管传深意,顒望着霜红暗题。”清•王金英《满江红•蒋清容〈空谷香〉题词》词:“秋水盈盈横眼角,远山淡淡施眉黛,小娉婷,正是破瓜时,鬈如虿。”
【破瓜时】清•朱元载《鹧鸪天•半开梅》词:“蕊珠仙子破瓜时,嫁与东君蝶未知。”
【破瓜之时】明•沈宜修《浣溪沙》词序:“侍女随春破瓜之时,善作娇憨之态,诸女咏之,余亦戏之。”
【破瓜时候】明•烟水散人《灯月缘》第六回:“真生偷眼瞧那女子,怎生模样?但见:云鬓蓬松,玉颜憔悴,泪沾粉颊,何殊带雨梨花。黛惨蛾眉,浑似凝烟柳叶,论芳庚,正在破瓜时候。”清•张世进《买坡塘•送嶰谷昆季暨竹町玉井于湘之西湖》词:“修眉云岫,细腰堤柳,是西施、破瓜时候。”清•喜禾餐花主人《浓情快史》第二回:“二人同到床上,脱尽衣服,盖了被儿,相搂相抱,发蛇吐信子一般,鸣咂有声,那媚娘正是破瓜时候,三思之物虽小,倒是坚硬,且常与人插后庭花,风流法度都在行了,两人干了一个时辰,方才住手。”清•尤维熊《一萼红•月季》词:“到得破瓜时候,默自思量。”
【破瓜时节】清•钱谦益《永遇乐•十六夜有感》词:“今宵二八,清辉香雾,还忆破瓜时节。”清•黄永《玉蝴蝶•佳人》词:“恰是破瓜时节,盈盈十五,初嫁王昌。”
【破瓜年纪】宋•谢薖《江神子》词:“破瓜年纪柳腰身,懒精神,带羞瞋,手把江梅,冰雪斗清新。”元•佚名《胭脂记》第九出:“遗下一女,仪容娇媚,才过破瓜年纪。”清•陈维崧《一萼红•寒食纪事》词:“十五破瓜年纪,恰梳头才了,縆额偏迟。”清•王士禄《浣溪沙•艳情》词:“秾李风情谁得似?破瓜年纪最堪怜,墨犀合子赠缠绵。”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郑素琴小记》:“破瓜年纪娇无比,家本苏台几迁徒。”清•钱孙钟《东风第一枝•题陆庸轩所制仕女图庸轩能长短句曾有骑省之悼故恼之》词:“爱绰约、破瓜年纪,更雅淡、称时梳洗。”清•朱昂《沁园春•〈性部•羞〉》词:“恁湔裙邂逅,花阴背立,破瓜年纪,帘底偷相。”清•李若虚《清平乐》词:“室铭如意,七夕閒相戏,瞥见含羞头不起,正是破瓜年纪。”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四集卷二《瑶台片玉甲种上编•解三醒》:“忘不得破瓜年纪身材小,忘不得蝯客蛾眉韵味高。”又第一五集卷四《银河吹笙图题词•青溪惆怅集传》:“衫痕浅晕,正斗茗之时光;黛影浓描,刚破瓜之年纪。”又第一七集卷四《粉墨丛谈》卷上《一汪水》:“丙戌之秋,经咏霓园主人招之复来,则月满花芳,已到破瓜年纪。”又第一七集卷四《粉墨丛谈》卷下《浣溪沙•集句赠玉琴并柬墨卿》:“谁道卿卿不可人,破瓜年纪柳条身。”
【破瓜年几】唐•罗虬《比红儿诗》诗:“明媚何曾让玉环,破瓜年几百花颜。”唐•和凝《何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清•魏学渠《凤衔杯•赠小妓莺初》词:“晓日新妆矜翠钿,画堂鹦鹉邀人见,背立怕生疏,破瓜年几羞回面。”
【破瓜年华】1997年4月27日《农村金融报•年龄称谓趣谈》:“女: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破瓜之岁】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破瓜之岁,志慕清虚。”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四集卷三《闺律•刑律凡七条》:“彼已及破瓜之岁,尔或存啖蔗之心。”
再到后来,人们就这个 “破瓜” 的 “破” 字义,又很形象地将 “破瓜” 一词引申为女子破身的隐语,也在诗文中广泛运用:
【破瓜】明•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第十二回:“原来那女子尚是个未破瓜的处子,不曾经过风浪。”又“狄夫人道:‘陛下替那个宫人破瓜?说明了,妾等好会齐各院与陛下贺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二:“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個個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明•张岱《西湖佳话•西冷韵迹》:“既是主意定了,不消再说,待老身那里去寻一個有才有貌的郎君,来与姑娘破瓜是了。”明•梦觉道人《二刻醒世恒言》卷一六:“花小姐一时情动,然尚是处子,未曾破瓜,被元晏花心点刺,未免作楚楚不胜之态。”清•苏庵主人《绣屏缘》第六回:“云客为舟中不便酣战,且绛英又是新破瓜,难于进退,弄到一二更,也就住手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见一女子入,年可十八九,笑向女曰:‘妹子已破瓜也,新郎颇如意乎?’”清•佚名《清代声色志》卷下《王月琴》:“时月琴年仅十五,尚未破瓜,茅房屋三椽,卜居城中小弄内。”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五集卷一《淞滨琐话七•谈艳上》:“云舲年甫及笄,尚未破瓜,贵人遂为之梳栊。”
碧玉这一人物,不仅是公认的清纯可爱的美丽的妙龄少女,又还是美丽的丶可爱的小户人家的妙龄女孩的代表形象,这层意思也是根据孙绰《情人碧玉歌》中有 “碧玉小家女” 这一诗句而来的。小家,即指小户人家。下面所列历代诗文中运用的各种形式,均本此而言,所用就是这个意思:
【碧玉小家女】宋•晁说之《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诗:“不同碧玉小家女,宝策皇妃元姓梅。”明•高启《碧玉歌》诗:“碧玉小家女,初无珠翠妆。”清•王韬《后聊斋志异•玉箫再世》:“女年十四,丰神艳逸,举止娉婷,见者不知为碧玉小家女也。”清•苏同《无耻奴》第三集第一三回:“柜台里头,坐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女人,好像还是个闺女,……却是丰神婀娜,举止大方,眉锁春山,目涵秋水。惊鸿媚夜,肤凝红玉之酥;飞燕回风,腰锁胜衣之骨。碧玉小家之女,绿珠金谷之香。”清•乌有先生《绣鞋记》第四回:“原来尚未成就,弟当为令爱执柯,但有一说,令爱闺秀名娃,夙娴内则,虽无咏雪之才,然非碧玉小家女所可同年而语,必须觅一俊俏郎君,方可与她匹配。”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二集卷一《淞滨琐话二•白琼仙》:“当日宫娥有掌金者,颇为王所宠任,以名未雅驯,赐字云妍,虽为碧玉小家女,颇有侠肠,秉性节烈。”又第一九集卷一《花国剧谈》卷上:“桂香,四川人,碧玉小家女也,不解铅华,自饶风韵。”又第二十集卷三《海陬冶游附录》卷下:“姚三,粤无赖子也,过而艳之,以为是虽碧玉小家女,而楚楚娟娟,真玉人也,不觉思问桃源愿为渔父,癞虾蟆妄想天鹅肉,曲里中人,一时传为笑柄。”又第二十集卷四《海陬冶游余录》:“邵雅仙,本姓赵,固吴门碧玉小家女也。”柳亚子《吴门纪游诗题词》诗:“佳人碧玉小家女,快马琅琊大道王。”
【小家碧玉】明•范文若《鸳鸯棒》第二出:“小家碧玉镜慵施,赵娣停灯臂支粟。”明•吴绮《菩萨蛮•迷藏》词:“招邀女伴东邻近,小家碧玉初拢鬓。”清•彭养浩《黑籍冤魂》第二一回:“无论南部烟花、小家碧玉,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吴门张少卿花烛词并序》:“吴门名校张少卿,系出毗陵,固小家碧玉。”清•何承燕《浣溪沙•无题》词:“中妇流黄偏独擅,小家碧玉最堪怜,分明不是恶姻缘。”清•蹉跎子《最新女界鬼域记》第八回:“则有刘氏翠英,乳名小妹,生长于宝邑名区,卜筑在大场乡镇,小家碧玉,正及笄之年华。”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二七回:“秋谷仔细看时,只见他丰格轻盈,容光飞舞,宛然就像个小家碧玉一般。”清•王启曾《摸鱼子•盪湖船》词:“是谁人、画船载得,小家碧玉妆靓。”清•儒林医隐《医界镜》第十四回:“生听得大惊,忙起立拱手问道:‘夫人谅必精于此道,大家风范,断非小家碧玉,请问瑶台何处,为何恰在这里?’”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七集卷一《恨冢铭》:“恨冢铭借钟川岳之灵,为嫌不栉;允号闺门之秀,宁只知书?加以落落大方,非小家之碧玉。”李伯通《西太后艳史演义》第七回:“讲那南城大街,有一爿皮匠店,开店的姓黄,叫个黄阿桂,娶了一房家眷,虽是小家碧玉,倒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徐哲身《汉代宫廷艳史》第十回:“戚女年已及笄,已解云情雨意。且小家碧玉,一旦作了王妃,将来的富贵荣华,享受不尽,自然曲意顺从,一任汉王替她宽衣解带,拥入衾内。”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后来,三师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还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又《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市太太是常要夺其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徐迟《牡丹》三:“他一心一意经里的买卖是武汉市的漂亮女子、交际花、艺人、舞女的小家碧玉。”周椤伽《清末四大奇案•〈太原奇案〉一四》:“特别是小家碧玉,尽管蓬门未识绮罗香,却因久处下层社会,深悉阁阎情弊。”1986年第6期《青年文学·张石山〈甜苣儿〉》:“有道是:深山出骏马,小家出碧玉。”
【碧玉小家】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二十 集集卷三《海陬冶游附录》卷下:“碧玉小家浑不似,玉真风格本天仙。”柳亚子《次巢南归自蚬江赠桐君韵》诗:“碧玉小家身就抱,红桑初度海扬尘。”
【碧玉小人家】清•袁棠《菩萨蛮》词:“碧玉小人家,问年刚破瓜。”
【小家女】唐•李嘉祐《古兴》诗:“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唐•孙棨著《北里志•刘泰娘》:“刘泰娘,北曲内小家女也。”宋•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诗:“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宋•梅尧臣《青梅》诗:“江南小家女,手弄门前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侯虽小家女,然固慧丽,可弃雅畏爱之,所言无敢违。”清•宣鼎《夜雨秋录灯•船女奇缘》:“网船女子阿巧者,故小家女也。”清•嬛山樵《补红楼梦》第一一回:“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卷二《妇人集》:“咏絮谢女匹,织锦苏娘彦。侬是小家女,畏令仙人见。”又第一九集卷一《花国剧谈》卷下:“玉如,姓金氏,毗陵小家女也。”又“月君,李姓,雉皋小家女也,丰神秀逸,举止娉婷,闾里中无不啧啧赞美。”又第二十集卷二《海陬冶游录》卷下:“沪俗之不可解者,小家女多喜结十姊妹,迭为鸩媒,冶游子家无宿舂粮,而养妓则百计措金,济淫之具,四方麇集。”陆士谔《清朝秘史》第一一0回:“小家女记入抱时,夜度娘寻凿壤处。”2001年9月28日《湖南日报•李文峰〈青青河边柳〉》:“你说:你是小家女,叫柳青青,念了几册书,没啥文化。”
【小家子】明•查容《南乡子·旅赠》词:“问年十五正盈盈,欲笑还羞低不理,小家子,酒罢愁他鸳帐底。”犹言 “小家女”。古时女子亦称子,见《正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