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慢慢废掉的?就是每次需要努力的时候都缺乏自制力
李小墨 印象笔记
人是如何慢慢废掉的?很简单,就是每次需要努力的时候都缺乏自制力。
本来准备读书的时间,看看朋友圈,刷刷抖音,回回消息几个小时就没了;本来计划晨起记单词学英语,骗自己再睡五分钟结果就睡过去了;
本来应该专心准备重要考试,啃书做卷子的时候,却忍不住打开了游戏或者网络小说;
本来要动笔写文章或者要制作的ppt,打开电脑却忍不住点开一个又一个的网页,最终不得不在最后期限火急火燎地赶,质量可想而知。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更严重的是,长期低效拖延地处理日常事务,以致困在紧急事务中无法抽身,再无可支配的时间,用来完成那些为未来积蓄力量的成长性计划……
每次需要努力的时候都缺乏自制力,一年两年,你与自制力强的那些同龄人差距还不那么明显,因为你们可能是经常混在一起的同学、室友、朋友或者同事,过着差不多的生活,你缺乏自制力而他们勤勉专注,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只不过偷了一点小懒而已;
三年五年,可见的差距出来了,但表面上看并不悬殊,看起来也没那么无法超越,只不过他们考上了心仪的名校而你上了一所尚可的学校,他们进入声名赫赫的企业而你进入了不知名的小公司,他们跳槽拿到了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报酬,甚至辞职创业,而你除了眼前的工作根本没有更好的选择,你有点嫉妒,不过不就是平台好了点,收入高了些嘛;
八年十年,差距几乎可以用悬殊来形容,他们的优秀终于刺痛了你的自尊心。你发现自己是如此平庸,不知不觉竟然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房子车子婚姻孩子,成年的经济压力一个接一个来,你在生活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但要做到有自制力并不容易,自我控制失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病。我自己就尝试过多种自我管理的方法,我期望自己能长期处于一种专注、高效的状态,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不管多完美的计划,总是被拖延、低效毁掉,就算能坚持几天,但一旦时间延续到几周,几个月就不行了,这让我非常痛苦。
我一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直到最近看到一本由两个心理学家合写的书《意志力》,我才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自律、自控、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不管你使用的是哪个词,想要专注、高效,都指向一种非常核心的能力:意志力。但我们对意志力有太多的误解,所以总是错误地使用意志力,这就是我们尝试自我控制屡屡失败的原因。
观念的改变,引起行为的改变,可是只有我们真心相信的东西,才会引发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再好的建议,如果我们半信半疑的话,也起不到作用。
这也是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的每一个结论都基于大量严谨的心理学或跨学科的实验和研究,所以它给的都是关于意志力最可靠的知识。
意志力的本质
是一种延迟满足的能力
什么是意志力呢?有人说是坚持一件事的耐力,这么说也对,但是没有说清楚意志力的本质。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棉花糖实验。
1972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者找来一些幼儿园的小孩,让他们单独呆在一间小房间里,桌子上放着那个年代的小孩很难抵御的诱惑:一颗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孩子自己要离开房间一下,这段时间内,孩子随时可以把面前的棉花糖吃掉,但是如果孩子能坚持等到他回来再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棉花糖作为奖励。
研究人员一走,孩子们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有的立即大口吃掉了棉花糖;有的想抵制诱惑,但没有坚持住;有的一直坚持到工作人员回来,等来了更多棉花糖。
实验结束很久之后,他们又追踪了调查了几百个参加过棉花糖实验的小孩,发现坚持时间长的小孩长大以后,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高,更值得人信赖,成年后的人生也更加成功。
对此,另外一项规模更大的国际研究项目,结论更加惊人。
研究人员选取了1000名儿童,从他们出生一直追踪到32岁,每个孩子都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评测意志力。
结果发现自制力差的孩子成年后经济状况更差,工资相对更低,银行没有什么存款,拥有房子或者存钱养老的可能性更小;不仅经济状况差,他们由于自制力差,不良习惯多,无法坚持锻炼,更容易持续酗酒吸毒问题,身体状况也更差;在家庭生活上,他们更可能成为单亲父母,他们不够自律,很难维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意志力的本质是一种延迟满足的能力,为了更长远也更丰厚的回报,抵御即时诱惑的能力。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是对真实人生的绝妙简化,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棉花糖实验。你仔细想一想那些需要通过努力,需要自制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哪一个不是真实的棉花糖实验呢?
熬过需要坚持和努力的时期,就有更丰厚的人生回报,可是有的人立即大口吃掉了棉花糖;有的人想抵制诱惑,但没有坚持住;有的人一直坚持不吃,等来了更多棉花糖。他们赢得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意志力强的人,都是擅长抵御即时诱惑的高延迟满足者,意志力弱的人,都是抵御不了即时欲望的低延迟满足者。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考以及一系列足以影响人生的重要考试,熬得住寒窗苦读的寂寞,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更优秀的圈子、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更自由的人生选择。
为什么长期回报看起来那么诱人,多数人还是抵御不了即时诱惑呢?高延迟满足者的人,和低延迟满足者的思维模式到底差别在哪里?
低延迟满足者偏好短期回报,说不好听一点,就是短视:
玩手机的快感是触手可及的,阅读一本书的好处却不是立竿见影的;花钱购物的快感和潇洒是立刻的,克制消费冲动把钱储蓄起来,先把钱生钱的模式搭建起来再考虑消费,是长期而缓慢的努力过程;
最极端的低延迟满足者就是吸毒者,他们要立刻马上的快感,抵御不了短期诱惑,而丢掉长期回报的人,本质上和吸毒者没有什么区别。可惜即时行乐式的快感,给不了你更深刻的幸福。
高延迟满足者偏好长期的回报,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常任务和远期目标之间的联系,他们会把当前的努力看作实现目标的必要步骤。
比如他们不会把阅读一本书、记30个单词、锻炼一小时、一个月存几千块钱,看做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实现远期目标的必要步骤,所以他们会把这些当成必做的功课,持续努力。
短视的低延迟满足者,则喜欢低估当前努力的价值,觉得多做一次,少做一次并不会影响最终结果,也因此他们很难做到持续努力,更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低延迟满足者的心智模式,不止会低估当前努力的价值,低估当前努力与实现目标的相关性,还会非理性地贬低未来回报和未来奖励的价值。
《意志力》这本书里,作者给了一个“双曲线贴现”的概念来描述这种心理现象:
当诱惑还很遥远,我们可以忽略诱惑,当诱惑就在眼前,我们就会头脑发昏,忘掉长远目标。因为立刻兑现的诱惑,会强烈扭曲了我们的判断,所以我们非理性的贬低未来奖励的价值。
什么意思呢?放下需要集中精力、付出努力的任务,轻松地不费脑子地打游戏、刷微博、追剧、逛淘宝……这样的诱惑太大了,怎么想会让他们心里好受一点呢?
那就是:我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用,我每天记单词做听力看英文书,我的英语未必会提高,就算提高了可能也不会转化为我的收入;我阅读一本书,或者长期保持阅读习惯,可能并没有什么用,我并不会活得比那些不看书的人好;我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也许我根本不会瘦下来;我每个月存下一半收入意义可能不大,我的本金太少,赚不了多少利息,却因为克制消费冲动,没有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意志力强弱,首先是内在心理机制和思维模式的区别。
意志力是有限的心智资源
使用就会消耗
这是《意志力》这本书最核心最重要的结论:
意志力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它是有限的心智资源,它就像我们的体力一样,使用了就会消耗。
我们消耗太多体力,会变得没体力,在没体力的情况下,平时轻松可以举起来的东西,轻松跑完的路程,会变得无比艰难。意志力也一样,意志力充沛的时候,可以轻松坚持的东西,意志力耗尽的时候,就很难坚持。
这个结论来自社会心理学家的萝卜曲奇饼实验。
研究者在房间放上刚烤好的香喷喷的巧克力曲奇饼和一碗不好吃的生萝卜,让处于非常饥饿状态的大学生进入房间。学生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曲奇饼组,可以随便吃曲奇,另一组是萝卜组,不准吃曲奇,只能吃生萝卜。为了加大诱惑,研究者离开,让学生单独和萝卜曲奇饼坐在一起。
萝卜组的很多学生盯了曲奇饼很久,甚至闻了闻香味,才认命地吃起萝卜,但大家最终都抵制住了诱惑,毕竟他们是大学生,不是棉花糖实验里的幼儿园小朋友。
之后研究者把大学生们带到另外一个房间去几何题,这些几何题是无解的,这样的真正目的是看他们能够坚持多久才放弃。
两组学生的差别显现出来了,研究人员发现可以曲奇组学生,一般坚持了20分钟。萝卜组的,一般8分钟就放弃了,他们成功的抵制了曲奇饼的诱惑,但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没有剩下的精力做几何题。
意志力不能无限使用,而是像体力一样会消耗。用掉的意志力越多,向下一个诱惑屈服的可能性就越大,下一次要动用意志力的时候放弃得就更早。
萝卜实验还得出关于意志力的第二个重要结论是:我们是从同一个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不同任务的。
什么意思呢?你可能以为,你有很多账户用于存储意志力,一个用于工作学习,用于控制饮食,一个用于运动……
但是萝卜实验表明,两个毫不相干的活动,比如忍住不吃巧克力和解答几何题,是从同一个账户提取能量的。后来的实验也一再证明这一点。你整天做的各种事情之间存在着隐蔽的联系,你从同一个账户提取意志力。
比如你住得离公司远,通勤时间长,忍受着拥堵的交通,甚至要忍受在地铁公交上站上两个小时回家,你的意志力消耗巨大,剩下的意志力可能支撑不了你读书充电了;或者你在节食减肥,要消耗巨大的意志力抵抗食物,那你面对复杂一点困难一点的任务,就更容易放弃。
这两个结论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太大了。
也许是听多了名人伟人意志力坚强的故事,我以前一直以为意志力是用不完的,如果我表现出缺乏自制力,我会归咎于自己的性格问题。
所以我经常做出非常不合理的安排:在一天内给自己安排了太多任务,比如晨跑、记单词、背古诗词、读书、写作等等。
表面上看起来,每个任务都各司其职,各安其所,在时间上不冲突,同时我也留出充足的休息时间来恢复精力,但就是很难把每件事都同时做好。因为不同任务和目标,互相冲突,彼此竞争,争夺有限的意志力。
我太贪心了,想同时做好很多事,想同时养成许多好习惯,结果反而什么也没做好。
所以写《意志力》的两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太多,任务清单越长,失败率越高。
心理学家的建议是: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做意志力预算。
做意志力预算有两种策略,一种叫分而化之,一次只做一件消耗大量意志力的事,比如减肥的时候只减肥,就不戒烟了,戒烟的时候只戒烟,就不逼自己每天学英语了;另一种策略叫要事优先。
一位心理学家受五角大楼邀请做一个有关时间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讲座。讲座期间,心理学家要求一群高级将领总结自己的管理方法并写在纸上,为了简短起见,每个人用词不超过25个。这些穿着制服的优秀男人,没有一个人写出点什么,唯一写出东西的是在座的唯一一位女将领。
她这样写道:先把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序,然后划掉排在3以后的所有事情。
这个做法太酷了。
我发现,砍掉那些虽然有用但对我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让我轻松许多也专注许多。
比如砍掉此前计划的记单词、练英语口音、背古诗词等不重要的日常任务,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我最重要的阅读和写作上。
意志力是有限的心智资源,我们必须把它分配给对我们最重要的事。
提高意志力的5个有效策略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意志力以及意志力的使用效率呢?
第一,做好饮食、睡眠和环境的保障。
先说饮食:
意志力不是纯精神力量,它是需要葡萄糖这种能量供给的,心理学家用加了糖的柠檬水,和只是加了甜味剂的柠檬水,做了对比实验发现,发现葡萄糖可以帮助人恢复意志力,而加了人造甜味剂的水就没有效果。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志力是吃出来的。但吃糖只能用来应对短期挑战,因为血糖陡然升高又陡然降低,反而会让我们更没精力。
身体几乎可以把所有种类的食物都转化成葡萄糖,只是转化速度不一样,转化得快的食物,血糖指数高,他们包括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面包、马铃薯、白米饭和多种多样的小吃零食和方便食品,以这些东西为主食,葡萄糖会在饭后迅速上升,又迅速下降,结果就导致经常缺乏葡萄糖,进而缺乏自制力。
为了保持稳定的自制力,你最好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大多数蔬菜水果、鱼肉、鸡蛋等。
再说睡眠:
《意志力》的作者不无遗憾地说:累了就睡,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们本来说的不该说,但是并非只有坏脾气的小孩子,不好好睡觉,成年人也经常克扣自己的睡眠时间,导致自制力差。
休息能减少身体对葡萄糖的需求,还能全面增强身体利用血糖的能力,有研究证明,剥夺睡眠会损害葡萄糖加工,这会立即导致自制力下降。
最后说环境:
外在的秩序与内在的秩序存在紧密联系。
两个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学家让一组被试者坐在整洁的房间里回答问题,另一组被试者坐在杂乱的房间里回答问题。在杂乱房间中的被试者,在很多自制力测试项目中的得分普遍都比较低。
一个类似的在线实验结论也差不多。一组被试者在一个页面很干净,布局合理,没有拼写错误的网站上回答问题,另外一些被试者在一个设计杂乱的网站上回答问题。在设计良好的页面上回答问题,被试者普遍表现得更有自制力。
简单来说,整洁的环境,提供了微妙的线索,引导人们无意识地做出自律的决策。
其实这里的整洁并非单指工作和生活环境,还指成系统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否勤刮胡子、勤洗头洗澡、勤换袜子和内裤、女生是否认真护理皮肤、脏碗筷和脏衣服是堆积起来还是马上洗掉等等。
《意志力》这本书讲了一个非洲冒险家的故事,他要面临食人族、传染病、食物短缺等各种生命威胁,但不管遇到什么生死攸关的情况,他每天都雷打不动认认真真地刮胡子。
因为长期来看,刮胡子这样的整洁习惯实际上可以提高自制力,因为它激活了不需要多少能量的自动心智过程。
我回顾自己的经历,我发现我每次自我管理失控,总是从卫生习惯和房间整洁情况的失控开始的。那些你以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没有做好,最终会让你很难自律。因为秩序感对意志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说起来这像是一个悖论,我们原本以为,把生活弄得井井有条,是费力的是辛苦的,放纵自己的生活习惯,是轻松的,可以匀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重要的事。
可是实际上有条理的生活才是最无压的,井然有序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有最佳表现。
真正强大的意志力不是爆发式的,比如马拉松冲刺,比如一口气看完一本书,意志力最难的是持续在长期的日常里。
第二,预设底线,使用别无选择策略,让偏离正道的可能性为0,或者把偏离正道变得超级丢脸或者罪大恶极。
所谓预设底线,就是把你锁在正道上。比如你是一个戒赌的赌徒,你可以向赌场申请,将自己纳入赢了也拿不到钱的名单。
比如为了节食减肥,把胃切掉一半,这是比较的预设底线。温和一点预设底线就是:节食者根本不在家里放零食,或者做饭吃饭全部用小容量的碗盘,如果你有晚上刷牙之后不再进食的稳定生活习惯,你晚上还可以早点刷牙。
比如购物无度的人,可以把收入的一部分存定期或者买定期基金。
比如我在写作上预设底线的方法,就是利用一个写作软件,锁定时间或者字数,锁住我的电脑。我没有写够3个小时或者没有写够3000字,我的电脑就只能锁定在写作页面。
预设底线是为了抵抗“情绪温差”。
什么叫情绪温差呢?我们在理性、冷静的“低温状态”,体会不到充满激情和欲望的“高温”状态有什么表现。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常常处于低温状态,执行计划的时候却容易陷入高温状态。自我控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过分相信和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第三,设置明线,设置一条明确简单的犯规边界。
这条明线,在你过界的时候,让你马上就注意到自己过界了。因为边界模糊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太擅长忽视我们的小错了,我们经常因此,越界得越来越远。
《纸牌屋》里,安德伍德的第一心腹道奇戒酒,他给自己设置的明线就是一杯也不喝,任何情况下都无例外,即使在压力非常大,非常想喝的情况下,他都因为这条明线,没有过界。我只喝半杯,就会有一杯,有一杯,就有下一杯。
为了避免太沉迷手机,我最近下载了一个叫forest的app,你设置一段时间,如果这段时间你专心当前任务,不玩手机,你就可以种一棵树出来,如果你忍不住玩手机,你就会杀死这棵树。
这个app的作用其实就是设置一条清晰的明线,当你要关闭它的时候,你就越界,你就违反了和自己的时间管理协议了。比起你和自己说,我就看五分钟朋友圈,然后一不小心就玩了一两个小时手机,是截然不同的。
第四,能外包的工作,尽量外包。
能外包的工作尽量外包,减轻自己的负担。
比如要坚持记账不容易,也需要意志力,你可以把这个工作外包给支付宝。之前用支付宝、微信、银行卡以及现金多个账户支付费用,所以要整理支出很麻烦,如果规定自己统一用支付宝支付,支付宝的账单功能就可以及记录你所有的账目,还会自动给你分类。
比如健身,坚持定期健身,每次健身做够运动量都是需要意志力的,如果有条件请私教,就可以把制定计划和督促运动的工作外包出去。
再比如家务,如果有条件外包,那么在家务上消耗的意志力就可以省下来做其他重要的事。
第五,把日常功课,变成不需要损耗意志力的强大习惯
心理学家发现,意志力强的人,和意志力弱的人的区别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意志力强的人不是经常成功使用意志力的人,而是更少经常使用意志力的人。
因为他们把日常功课变成了不需要损耗多少意志力的强大习惯。他们把意志力用于在学习工作中培养有效的日常习惯。他们内心更平静,更少收到外界诱惑和内心冲突的困扰。
心理学家把人的心智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动的,一类是控制的。习惯是自动的,比如早上起来刷牙,非习惯是需要控制的,比如每天晨跑,但是如果晨跑、每天睡前阅读一小时等都变成了不做就浑身不舒服的固定习惯,那么意志力的损耗就很小了。
这些策略的本质是,学会不依赖意志力。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消耗意志力来坚持,会非常累。不要让意志力总处于非常消耗的对抗状态。
意志力几乎决定一个人通过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最怕你在最需要努力的时候,偏偏缺乏意志力。
-END-
本文系@李小墨 授权发布
前海南特区报记者。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
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推荐阅读
思维模式,正在不动声色地操纵你的人生!
职场和人生的最大误区:「没有自制力」
你们讨厌的「圣母病」是有科学依据的 | 13 个关于意志力的事实